<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乾光的詩詞(657首)

    601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和尚尊位如何,突出日面月面。
    光艷爍破乾坤,五眼覷之不見。

    602 《裴相國贊》 宋·釋惟一

    咄這措大,極是叵耐。
    操我戈矛,入我疆界。
    撲滅圓覺大光明藏,瀝乾圭無邊義海。
    所至皆望風退衂,末后遭蘗山和贜捉敗。
    納款投降,原為弟子,奉事無懈。

    603 《次徐相公韻十首·少將》 宋·釋行海

    滿身鐵甲據金鞍,百戰功成始拜官。
    盡陣解圍兵勢活,分旗奪地戟光寒。
    并吞北虜心長勇,未捷中原淚不乾。
    建立太平終有日,扁舟已愛五湖寬。

    604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爭似無為實相門,朝歌暮拍整乾坤。
    東邊打著西邊響,到頭只用一光吞。

    60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606 《信士畫真請贊》 宋·釋印肅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聞法界祗圓音。
    含靈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處尋。
    寶陀觸目無人見,妙體端嚴不壞金。
    如鐘含響隨緣應,見我方知識自心。

    607 《因道友說陳搏打睡警之》 宋·釋印肅

    日當午,有巴鼻,莫似這漢打瞌睡。
    精魄沉滯識神牽,墮入三途難出離。

    608 《題寶塔》 宋·釋印肅

    塔本無縫,真如不動。
    說此經處,涌出虛空。
    釋迦多寶,聽說如夢。
    東西無二,見見不同。

    609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玉壺著腳四圍寬,妙處其中轉側看。
    顧鑒功忘鼻孔直,津流識盡髑髏乾。
    夜橫河漢白,霜洗斗牛寒。
    休去歇去,絕言絕慮。

    61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清白傳家雪月光,玉壺中有轉身方。
    情乾識盡功勛斷,不覺全身入帝鄉。

    611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默守枯寒,心心見端。
    瑠璃井秋光湛湛,珊瑚枝月影團團。
    髑髏活兮,妄識瀝乾。

    612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天庭寬而祖宗光,地閣闊而兒孫昌。
    中間鼻孔自家底,出氣通快渾不妨。
    坤六短,乾三長。
    飽叢林漢休雌黃,今年蠶食兩葉桑。

    613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雪顛未乾,秋波更寒。
    云門舌不短,百丈鼻猶酸。
    心傳一燈自光燄,口翻四海看波瀾。
    間關半世,經歷百難。
    報道頭家休喝彩,而今雙六已居盤。

    614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石上足蟠,人間念乾。
    秋生眼角,喜入眉端。
    丘壑之身心磈磊,叢林之肝膽衰殘。
    澗月依稀,夜霜濯磨而氣韻清白;巖松偃蹇,

    615 《觀知殿化殿堂燈油求頌》 宋·釋正覺

    廣堂清白照蒲團,相續真燈未許殘。
    寂默無聲閑口醭,光明不掉寸心寒。
    蓮開似對秋波淺,夢覺渾疑曉漏乾。
    十法界身流影事,自他交徹鏡中看。

    616 《四料簡·人境兩俱奪》 宋·釋正覺

    罷奏笙篁夜欲闌,銀河光浸紫微寒。
    星移月暗無消息,客散云樓酒椀乾。

    617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凍云垂野,掠地沖風。
    乾坤把定,凡圣潛蹤。
    堪笑神光曾斷臂,至今埋在雪堆中。

    618 《莊宗宣興化問答圖贊》 宋·釋智愚

    君臣慶會豁余機,百億山河盡貢歸。
    拈起太平無價寶,乾坤何處不光輝。

    619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至化無方,至德有光。
    遲日江已麗,春風花草香。
    玉壺影里劫春長。
    乾坤獨露堂堂。

    620 《賦山庵梅花》 宋·舒岳祥

    水石生來瘦,乾坤孕此情。
    寒豀千盡照,殘雪數枝橫。
    光射霜髯逼,酥浮玉面爭。
    何人夜吹笛,故作斷腸聲。

    * 關于乾光的詩詞 描寫乾光的詩詞 帶有乾光的詩詞 包含乾光的古詩詞(6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