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書的詩詞(8373首)

    941 《獻盧尚》 唐·萬彤云

    荷衣拭淚幾回穿,欲謁朱門抵上天。
    不是尚輕下客,山家無物與王權。

    942 《和李校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唐·王起

    臺庭才子來款扉,典校初從天祿歸。
    已慚陋巷回玉趾,仍聞細雨沾彩衣。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送別抒懷孤寂

    943 《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因記事》 唐·湛賁

    名遂貴知己,道勝方晦跡。
    高居葺蓮宮,遺文煥石壁。
    桑田代已變,池草春猶碧。
    識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調逸南平兆,風清建安跡。
    祖德今發揚,還同史冊。

    944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 唐·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
    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馀。
    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
    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945 《讀遠》 唐·徐凝

    兩轉三回讀遠,畫檐愁見燕歸初。
    百花時節教人懶,云髻朝來不欲梳。

    946 《雨中自秘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詩贈之》 唐·李德裕

    共憐獨鶴青霞姿,瀛洲故山歸已遲。
    仁者焉能效鷙鶚,飛舞自合追長離。
    梧桐迥齊鳷鵲觀,煙雨屢拂蛟龍旗。

    947 《奉和太原張尚山亭懷》 唐·李德裕

    巖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馀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游。

    948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作)》 唐·李德裕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
    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
    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949 《廬山得元侍御》 唐·李涉

    慚君知我命龍鐘,一紙來意萬重。
    正著白衣尋古寺,忽然郵遞到云峰。

    950 《邠州詞獻高尚三首》 唐·李涉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
    朝日詔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馬頭行處即長城。
    朔方忠義舊來聞,盡是邠城父子軍。
    今日兵符歸上將,旄頭不用更妖氛。

    951 《端州江亭得家二首》 唐·李紳

    雨中鵲語喧江樹,風處蛛絲飏水潯。
    開拆遠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
    長安別日春風早,嶺外今來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葉,不聞搖落更堪愁。

    952 《述德上太原嚴尚綬(一作王尚,無綬字)》 唐·鮑溶

    帝命河岳神,降靈翼軒轅。
    天王委管籥,開閉秦北門。
    頂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
    甲馬不及汗,天驕自亡魂。

    953 《得僧》 唐·鮑溶

    身歸紫霄嶺,下白云來。
    翦筍發寒字,燒花芳夜雷。
    想隨香馭至,不假定鐘催。

    初中文言文游記寫景抒懷懷才不遇

    954 《山中得劉秀才京》 唐·施肩吾

    自笑家貧客到疏,滿庭煙草不能鋤。
    今朝誰料三千里,忽得劉京一紙

    寫景憂國憂民

    955 《送楊尚赴東川》 唐·姚合

    卻縠詩將,銜恩赴梓州。
    繞身垂印綬,護馬執戈矛。
    劍閣和銘峭,巴江帶字流。
    從來皆惜別,此別復何愁。

    956 《送鄭尚赴興元》 唐·姚合

    儒有登壇貴,何人得此功。
    紅旗燒密雪,白馬踏長風。
    斧鉞來天上,詩理漢中。
    方知百勝略,應不在彎弓。

    957 《送喻鳧校歸毗陵》 唐·姚合

    主人庭葉黑,詩稿更誰
    闕下科名出,鄉中賦籍除。
    山春煙樹眾,江遠晚帆疏。
    吾亦家吳者,無因到弊廬。

    958 《送澄江上人赴興元鄭尚招》 唐·姚合

    師經非紙上,師佛在心中。
    覺路何曾異,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風。
    聞結西方社,尚待遠公。

    959 《寄楊茂卿校》 唐·姚合

    去年別君時,同宿黎陽城。
    黃河凍欲合,船入冰罅行。
    君為使滑州,我來西入京。
    丈夫不泣別,旁人嘆無情。

    寫人諷刺

    960 《冬夜事寄兩省閣老》 唐·姚合

    天寒漸覺雁聲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嶠只宜今日去,故鄉已過十年馀。
    發稀豈易勝玄冕,眼暗應難寫諫
    閣下群公盡高思,誰能攜酒訪貧居。

    清明節寫景懷人

    * 關于書的詩詞 描寫書的詩詞 帶有書的詩詞 包含書的古詩詞(83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