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都城車馬喧,豈知風月屬三賢。唱高誰敢投詩社,行處人爭看地仙。酒面撥醅浮大白,舞腰催拍趁繁弦。與公等是休官者,方把鋤犁學事田。
多病新還太守章,歸來白首興何長。琴書自是千金產,日月閑銷百刻香。尚有俸錢酤美酒,自栽花圃趁新陽。醉翁生計今如此,一笑何時共一觴。
性與天真合,心惟圣處求。有書皆默記,無事不冥搜。相業期黃發,祠官恃黑頭。為霖幾人望,誰料倏成休。
刻意追元佑,斯文未喪予。前生陳正字,今代傅中書。太末分攜晚,東膠覿面初。追思二十載,痛哭淚盈裾。
未冠登華選,高文動漢廷。持身嚴榘席,慮世炳丹青。庶府咨沿革,諸儒風典型。空嗟廊廟略,不上鼎彝銘。
獻納高門地,君王識履聲。閩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逝矣嗟天命,誰歟總國成。弟兄無六十,殄瘁亦堪驚。
鄙生復田廬,疏絕豪俊俊。側聆楊生賢,名掛時輩口。向風結遐想,幾歲欲奔走。比聞官旁郡,斂板不去手。
見山不見理,真假析為二。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
每惜南冠懶讀書,欣逢之子富三余。文章戶牖雖頻闖,師友源充或未疏。底事個中紛侘傺,坐教淫末費驅除。昭昭奄作冥冥去,悼爾能無一束芻。
鋸屑霏談涉往今,濡毫灑紙掞詞林。聽歌鹿野三章后,帳下龍門九曲深。十口西疇貧縈莫,一官南選晚侵尋。早知大易無思慮,應悔生前未洗心。
是家風節在峨岷,仍見諸孫文字貧。聞道江南有蜀士,不辭奔走犯蕭晨。
君知龍門不易陟,頗欲乞書南郡胡。一幅斜行半年得,費君趼足幾工夫。
袁州張侯吾所聞,政事不減大馮君。如云已召符節令,行矣君其無憚勤。
我聞諸侯一朝享,可作寒士終年儲。張家衣被及四海,不但一州歌袴襦。
皎日中天萬國明,恢恢賢路慶端平。月正元日下書詔,二十六人登姓名。西澤射陳貍首節,東廉歌奏鹿鳴聲。謬侯何幸身為駕,要示周行玉女成。
天地中間著此身,合將位育入經綸。陰陽固自生成我,爵祿安能富貴人。利欲當權心退舍,诐淫得路俗迷律。諸君自此騰驤去,原以先知覺此民。
流俗滔滔逐亂塵,典刑卓卓老宗臣。山川在眼孤忠淚,風雨無家一夢身。及奠生芻吾已晚,忍看宿草自成春。方來世事誰能料,須認分兵護墓人。
來涂藍縷雨埋人,三百於今又六旬。奏課定應書下下,班春聊復喜津津。余蔬被壤農亡恙,茂草連扉盜自新。曳杖鹿頭時極目,炊煙齊起兩州民。
不游文節入祗園,芻草風香春正妍。要識根莖來處遠,葛仙丹井冷云邊。
養花藏日半籠晴,尚有嬌紅照眼明。卻恨中年怕離別,好詩撩動故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