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水鏡筆風霜,掌故拈來妙抑揚。月旦人多譚藝少,覃溪曾此說漁洋。
紛紛輕薄溺寒灰,真惜暮年遲死來。三復阿房宮賦語,后人更有后人哀。
嗜好原如面目分,舍長取短亦深文。自關耆舊無新語,選外蘭亭序未聞。
比擬梧門頗失公,過庭家學語相同。啞然數典參傍證,意取詩壇兩錄中。
人情鄉曲慣阿私,論學町畦到品詩。福建江西森對壘,為君遠溯考亭時。
臨漢論詩有別裁,言因人廢亦迂哉。當前杜老連城璧,肯拾涪翁玉屑來。
水最難為觀海馀,涪翁那得少陵如。昌黎石鼓摩挲后,便覺義之逞俗書。
教化何妨廣大看,一長可錄選詩寬。虛心肯下涪翁拜,揖趙推袁亦所安。
雛鳳無端逐小雞,也隨流派附江西。戲將鄭婢蕭奴例,門戶雖高腳色低。
摩詰文殊同說法,少陵太白細論詩。他年誰繼容齋筆,應恨蕭條不并時。
離騷休唱逐臣愁,此曲思君可寄不。百歲都來如過客,一生大半似幽囚。那堪泣玉空懷寶,剛道雕蟲勝飯牛。山館無聊春睡美,日高丈五正蒙頭。
閑居作賦擬安仁,壯志潛消白發新。煙浪靜牽來往夢,鶯花深慰寂寥身。野塘草綠湖村暮,石鼎茶香岳寺春。終學支公買山住,白云深處待為鄰。
平生子何子,自贊如柳州。昨緣功名迕,悮落西南陬。借宅備三徑,讀書窮九丘。身與蒼梧閑,心同湘水悠。
山阿著柴扉,陋甚誰盤桓。美人此何求,鉅竹數十竿。日閱書百篇,尚覺日力寬。欲從我借書,我書何足觀。
丈夫出處無兩岐,強自分別兒童癡。鹿門龐老不愿仕,名與諸葛爭驅馳。天子從臣豈易得,履聲已至黃金墀。堂堂文譽動宸極,奕世長策歸論思。
善積端如水滌源,源深自可羨來昆。歲當有室詎為老,意者重闈思弄孫。和樂定知江有渚,碩蕃佇見葉流根。河南心印元同自,秋干虷中細討論。
貳師城空渥洼涸,百年徒費秦川榷。眼明見此玉花驄,畫工如山筆難貌。朔風號,朔雪舞,交河水冰連后土。
憶初懷詔下天街,紅燭相隨御史來。場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見已成材。誅鋤險異歸平坦,洗濯英華出草萊。文藻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騫回。
當年場屋未分袍,文陣今將逸對勞。紫案飄香還序拜,畫堂橫幕看揮毫。心游造化群囂靜,筆吐虹霓萬丈高。長育人材今久矣,行看中選盡英豪。
汾陽韋曲盡名臣,邂逅群居得遠孫。玉琢兩圭看德器,河傾千里瞰詞源。鴛行平日隨朝謁,鼎立今朝定討論。只恐門開便分散,追風難認馬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