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書堂的詩詞(268首)

    61 《董叔震書堂》 宋·戴復古

    數椽深巷底,朝夕自委蛇。
    勛業時看劍,詩書日下帷。
    古碑遮素壁,破硯浴清池。
    燈火伊吾夜,猶如未第時。

    62 《裴晉公書堂》 宋·黃庭堅

    裴公入相便論兵,躍馬淮西一戰平。
    黃合不須金印好,卻來山下作書生。

    63 《滕學士九華山書堂》 宋·梅堯臣

    處山方畏遠,雖慕結深廬。
    要與云峰近,寧將野客疏。
    澗苗未入俎,林鳥或窺書。
    何事輕茲樂,而從出塞車。

    64 《題滕學士九華山書堂》 宋·梅堯臣

    處山方畏淺,曾慕結深廬。
    要與云峰近,寧將野客疏。
    澗苗來入俎,林鳥或窺書。
    何事輕茲樂,而從出塞車。

    65 書堂山》 宋·劉克莊

    子厚文章宗,仲涂豈后身。
    不肯作崑體,寧來牧湘濱。
    誅茅翠麓顛,日與書卷親。
    劃去五季衰,挽回六籍醇。

    66 《韓子師讀書堂置酒見留》 宋·韓元吉

    酴醾插架未成陰,水滿方塘數尺深。
    入戶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關心。
    鳴禽喚客知閒景,舞鶴迎人作好音。
    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觴酒盡讀書林。

    67 《令狐秀才書堂》 宋·李新

    剩擷蕓香辟蠹魚,足音差遠自逃虛。
    春醅已許暮留客,凍筆不妨寒著書。
    龜甲屏風云散漫,月窗花影樹扶疏。
    他年子伯無閒暇,但遣兒曹訪隱居。

    68 《沈氏書堂》 宋·葉適

    應與石渠半,又疑金匱存,曬書天象切,浴硯海光翻。
    我老行罷讀,君材重細論。
    猶言無一字,大道始歸根。

    69 《題馮司法水月書堂》 宋·李曾伯

    水能清亦能濁,月有滿亦有虧。
    清濁滿虧區別,馮君書以知之。

    70 書堂遇雨》 宋·華岳

    風疊云成片,溝搓水作層。
    濕書移案避,添硯就檐承。
    瓦擊聲疑雹,窗低暗欲燈。
    須臾西漏日,晴意慢騰騰。

    71 《張文獻公讀書堂》 宋·項安世

    謫仙讀書處,零落依長松。
    世人皆欲殺,頭白想飄蓬。

    72 《白鹿洞書堂》 宋·項安世

    山人居白鹿,書洞有遺跡。
    為世作星鳳,真堪慰泉石。

    73 《何氏書堂》 宋·張镃

    誰云學宦不同源,人鏡風流百世存。
    想見當年臨案牘,必無書限誤成根。

    74 《何氏書堂》 宋·葉茵

    千歲松陰護一亭,風來猶帶讀書聲。
    雖無芳史摹勛業,自有青山說姓名。
    客撫豐碑苔剝落,春歸暗徑草生成。
    幾年訪古謀清隱,好借虛檐著短檠。

    75 《何楷讀書堂》 明·張羽

    整棹泛澄湖,春物暢我懷。
    前登何山嶺,短策窮縈回。
    晉代有高人,結屋臨澗隈。
    至今讀書地,石磴不生苔。

    76 《滕子京書堂》 宋·陳巖

    云外峰前結舊廬,胸中經濟眼中書。
    兵間一范同鞍馬,不記深山蕙帳虛。

    77 《陳氏子讀書堂》 宋·袁說友

    為公相與年猶小,拾芥明經意轉非。
    惟有城南賢父子,讀書元只為傳衣。

    78 《和王侍郎病中領度支,煩迫之馀,過西園書堂閑望》 唐·權德輿

    憑檻輟繁務,晴光煙樹分。
    中邦均禹貢,上藥驗桐君。
    滿徑風轉蕙,卷簾山出云。
    鏘然玉音發,馀興在斯文。

    79 《別慧山書堂》 唐·湛賁

    卷簾曉望云平檻,下榻宵吟月半窗。
    病守未能依結社,更施何術去為邦。

    80 《新昌宅書堂前有藥樹一株今已盈拱前長慶中…名之天上樹》 唐·李紳

    白榆星底開紅甲,珠樹宮中長紫霄。
    丹彩結心才辨質,碧枝抽葉乍成條。
    羽衣道士偷玄圃,金簡真人護玉苗。
    長帶九天馀雨露,近來蔥翠欲成喬。

    * 關于書堂的詩詞 描寫書堂的詩詞 帶有書堂的詩詞 包含書堂的古詩詞(2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