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九重天的詩詞(1625首)
683
《恭和御制賞花釣魚》 宋·鄭獬
輦路鮮云五色開,一聲清蹕下天來。
水光翠繞九重殿,花氣醲薰萬壽杯。
繡幕煙深紅匼匝,文竿風引綠徘徊。
蓬山絕景無人到,詔許群仙盡日陪。
684
《游金明池》 宋·鄭獬
萬座笙歌醉復醒,繞池羅幕翠煙生。
云藏宮殿九重碧,春入乾坤五色明。
波底畫橋天上動,岸邊游客鑒中行。
金輿時幸龍舟宴,花外風飄萬歲聲。
685
《九日二首》 宋·強至
漸老襟懷已足悲,登高節物可無詩。
秋聲颯爽侵蓬鬢,晚意蕭條伴菊枝。
故里江山尋好處,重陽樽酒負當時。
天邊鴻雁隨南望,憶弟雙眸淚欲垂。
686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 宋·強至
學士聲先壓并游,詞源浩蕩浸昆丘。
九重紫殿三題就,萬里青云數刻收。
天子臨軒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優。
翰林試筆尋揮寫,冊府譌文倏校讎。
687
《送知府吳龍圖》 宋·強至
國初以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銷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688
《續百憂集行》 宋·吳則禮
少陵昨者百憂集,但言兒啼四壁空。
羈臣即今百憂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疇昔罪臣投荊州,板輿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勞事,況乃離別酸鼻頭。
689
《晨鐘動雷池望日》 宋·張栻
浮氣列下陳,天凈澄秋容。
朝暾何處升,偏偏認微紅。
須臾眩眾采,閶闔開九重。
金鉦忽涌出,晃蕩浮雙瞳。
乾坤豁呈露,群物光芳中。
誰知雷池景,乃與日觀同。
徒傾葵藿心,再拜御曉風。
690
《驪山歌》 宋·李廌
君門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宮。
人生難處是安穩,何為來此驪山中。
復道連云接金闕,樓觀隱隱橫翠紅。
林深谷暗迷八駿,朝東暮西勞六龍。
691
《鍾山鐘》 宋·李廌
延平雙劍朝豐城,鍾山之鐘挾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兩龍雷口鳴。
建隆真人君八極,河伯效珍寶鐘出。
不似汾睢發鼎光,泛泛逆流浮萬鎰。
詔賜閶闔濯龍宮,聲掩景陽聞九重。
吾聞此鐘亦神物,獨肯寒溪就埋沒。
692
《重九》 宋·李新
出戶非我識,長安雖萬家。
有愁焦綠發,無語插黃華。
酒僻喜宮醖,衾寒怯絳紗。
欲傳此情況,行客在天涯。
694
《次韻任元受除夕》 宋·王灼
九重無路扣天閽,萬里何進返蓽門。
歲晚濃愁催白發,夜來只影落寒樽。
誰令興發水云國,獨憶春歸花柳村。
知有筆端三昧力,試將些語為招魂。
698
《秋風引》 宋·曹勛
閶闔天門開九重,金莖肅蕭搖霜風。
吳江木落龍庭空,雞鳴起舞何匆匆。
胡塵高翳山□東,邊聲夜入烏號弓。
699
《聞江上捷音》 宋·曹勛
黠虜窺邊久未恭,天王清蹕殄元兇。
軍威早已聞三捷,喜色遙知動六龍。
師旅夙嚴新號令,版圖行復舊提封。
中興大業書歌詠,原刻浯溪頌九重。
* 關于九重天的詩詞 描寫九重天的詩詞 帶有九重天的詩詞 包含九重天的古詩詞(16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