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九終的詩詞(1160首)

    44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442 《寄題廬山二林寺》 唐·無可

    廬岳東南秀,香花惠遠蹤。
    名齊松嶺峻,氣比沃州濃。
    積岫連何處,幽崖越幾重。
    雙流湓隱隱,九派棹憧憧。

    443 《贈李粲秀才(字輝用)》 唐·僧鸞

    隴西輝用真才子,搜奇探險無倫比。
    筆下铦磨巨闕鋒,胸中靜滟西江水。
    哀弦古樂清人耳,月露激寒哭秋鬼。

    444 《寄杜使君》 唐·貫休

    清辰卷珠簾,盥漱香滿室。
    杉松經雪后,別有精彩出。
    瑯函芙蓉書,開之向階日。
    好鳥常解來,孤云偶相失。

    445 《行路難》 唐·貫休

    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古往今來轉青碧。
    淺近輕浮莫與交,地卑只解生荊棘。
    誰道黃金如糞土,張耳陳馀斷消息。

    446 《送盧舍人三首》 唐·貫休

    一曰:勸君不用登峴首山,讀羊祜碑,男兒事業須自奇。
    此碑山頭如日月,日日照人人不知。
    人不知,青山白云徒爾為。

    447 《別盧使君》 唐·貫休

    杜宇聲聲急,行行楚水濆。
    道無裨政化,行處傲孤云。
    幸到膺門下,頻蒙俸粟分。
    詩雖曾引玉,棋數中埋軍。

    448 《別盧使君》 唐·貫休

    杜宇聲聲急,行行楚水濆。
    道無裨政化,行處傲孤云。
    幸到膺門下,頻蒙俸粟分。
    詩雖曾引玉,棋數中埋軍。

    離別贊揚友人憤懣

    449 《山居詩二十四首》 唐·貫休

    休話喧嘩事事難,山翁只合住深山。
    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
    綠圃空階云冉冉,異禽靈草水潺潺。

    450 《上盧使君二首》 唐·貫休

    一領彤弓下赤墀,惟將清凈作藩籬。
    馬卿山岳金相似,張緒風情柳不如。
    心染煙霞新句出,筆驅奸蠹宿根隳。

    451 《贈寫經僧楚云》 唐·貫休

    剔皮刺血誠何苦,為寫靈山九會文。
    十指瀝干終七軸,后來求法更無君。

    452 《丙寅歲寄潘歸仁》 唐·齊己

    九土盡荒墟,干戈殺害馀。
    更須憂去國,未可守貧居。
    康泰終來在,編聯莫破除。
    他年遇知己,無恥報襜褕。

    453 《謝人惠藥》 唐·齊己

    五金元造化,九煉更精新。
    敢謂長生客,將遺必死人。
    久餐應換骨,一服已通神。
    終逐淮王去,永拋浮世塵。

    牡丹

    454 《林下留別道友》 唐·齊己

    住亦無依去是閑,何心終戀此林間。
    片云孤鶴東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靜坐趁涼移樹影,興隨題處著苔斑。
    秋來洗浣行衣了,還爾鄰僧舊竹關。

    455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寫《法華經》》 唐·齊己

    剝皮刺血誠何苦,欲寫靈山九會文。
    十指瀝干終七軸,后來求法更無君。

    456 《贈持《法華經》僧》 唐·齊己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
    吾師有口何所為,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乍吟乍諷何悠揚,

    457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吳筠

    啟冊觀往載,搖懷考今情。
    終古已寂寂,舉世何營營。
    悟彼眾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沖玄,化服凌太清。

    458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459 《高士詠·混元皇帝》 唐·吳筠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
    應物方佐命,棲真亦歸居。
    貽篇訓終古,駕景還太虛。
    孔父嘆猶龍,誰能知所如。

    460 《紀道德》 唐·杜光庭

    道,德。
    清虛,玄默。
    生帝先,為圣則。
    聽之不聞,

    * 關于九終的詩詞 描寫九終的詩詞 帶有九終的詩詞 包含九終的古詩詞(1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