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九和的詩詞(514首)

    381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九梁山洎見》 宋·蘇轍

    終日舟行花尚多,清香無奈著人何。
    更須月出波光凈,臥聽漁家蕩槳歌。

    382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天慶觀》 宋·蘇轍

    興廢不可必,冶城今靜祠。
    松聲聞道路,竹色凈軒墀。
    江近風云改,亭深草木滋。
    孤墳吊遺直,狂暗閔元規。
    〈卞壺墓在觀側。
    〉主

    383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歸云洞》 宋·曾鞏

    野草山花夾亂流,橋邊旌旆影悠悠。
    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開時不出游。

    384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慧覺方丈》 宋·曾鞏

    七言老意蒼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鐫。
    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傳。

    385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泉石篆》 宋·曾鞏

    陽冰絕藝天下稱,瑯琊石篆新有名。
    初留泉涯俗誰顧,一日貴重繇先生。
    古今書法不可數,猶有字本存于經。
    我于八體未曾學,雖得此字寧能評。

    386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溪》 宋·曾鞏

    野草山花夾亂流,橋邊旌旆影悠悠。
    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開時不出游。

    387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石屏路》 宋·曾鞏

    石屏不見刀斧痕,石下初誰得行徑。
    千騎來時停管弦,月明更覺山中靜。

    388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庶子泉》 宋·曾鞏

    瑯琊石泉清照人,里無泥沙無無塵。
    風翻日炙夏潦盡,古練一匹常奫淪。

    389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游瑯琊山》 宋·曾鞏

    飛光洗積雪,南山露崔嵬。
    長淮水未綠,深塢花已開。
    遠聞山中泉,隱若冰谷摧。
    初誰愛蒼翠,排空結樓臺。

    390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班春亭》 宋·曾鞏

    山亭嘗自絕浮埃,山路輝光五馬來。
    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391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幽谷晚飲》 宋·曾鞏

    先生卓難攀,材真帝王佐。
    皎皎眾所病,蜿蜿龍方臥。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課。
    幕府既可暇,山水乃屢過。

    392 《九日和檢法登高之作》 宋·張舜民

    重陽何處可登臨,獨有條山可共尋。
    世上幾人能到此,樽前萬事莫相侵。
    溪風獵獵時吹帽,菊蕊紛紛易滿襟。
    莫為嘉辰頻索醉,也須隨分惜光陰。

    393 《己巳九日陪陸使君宴們樂臺和莊粹韻》 宋·黃公度

    一年秋色垂垂老,九日寒花處處同。
    落帽何人羞短發,危臺向晚易高風。
    黃云萬頃峰戀下,白雪幾聲宵漢中。
    陌上行人盡回首,使君開宴在層空。

    394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官道千秋坐小車,仙隨阮肇飯胡麻。
    男兒正患無津耳,千古留侯事可嘉。

    395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瀟灑湖東小小亭,一時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練無邊際,應助詩人寫物情。

    396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亂插黃花趁節宜,年華休向鏡中悲。
    已知和氣回春谷,橫管臨風更一吹。

    397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一龕燈火夜凄清,壁下秋蟲斷續聲。
    細把新詩等風味,易牙元不亂淄澠。

    398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疏懶常嫌束帶勞,年來見客強垂條。
    不知此病容醫否,瀝瀝真珠出小槽。

    399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雨余東北望銀屏,一帶寒山映骨清。
    誰道西風能換物,染紅楓樹亦多情。

    400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宋·王之道

    宿雨飛花阻擷芳,寄題端欲為增光。
    何時登攬快晴日,瀹茗揮毫看瑞香。

    * 關于九和的詩詞 描寫九和的詩詞 帶有九和的詩詞 包含九和的古詩詞(5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