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九區的詩詞(274首)
181
《讀史二首》 宋·周必大
舜作九成樂,丹鳳儀其宮。
周備既醉福,高岡始鳴桐。
區區漢宣帝,雜羈期群聾。
惲誅廣漢族,一變高文風。
185
《登聞鼓詩》 宋·毛滂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186
《初發嘉州》 宋·蘇轍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187
《京師觀音院新堂》 宋·曾鞏
九衢言語亂入耳,三市塵沙瞇人目。
猿狙未慣裹章綬,魚鳥寧忘慕溪谷。
恨無棲宿在清曠,欲弄潺湲愈煩燠。
道人誰氏斥佳境,決漢披霄敞華屋。
188
《歸耕堂》 宋·韓元吉
退之手板愧丞相,淵明束帶羞督郵。
紛紛雀鼠待一飽,豈若值杖耘西疇。
劉郎大耳最叵信,剛道田無不可求。
摩挲髀肉事鞍馬,堅臥百尺營高樓。
189
《法石見李漢老參政》 宋·劉子翚
我識今朝李翰林,十年隔絕飛寸心。
素書每逢雙鯉得,云路欲倚長梯尋。
翰林昔參建炎政,想見中興人物盛。
方圓齟齬不足論,角巾雅有江湖興。
190
《病中示彭德器》 宋·張元干
老病無堪正坐貧,交游相見賴情親。
從渠造物小兒戲,不礙維摩老子神。
三顧九遷成底事,一區二頃合由人。
君侯論議高千古,略假毫端問大鈞。
191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92
《小蓬萊詩》 元·楊維楨
蓬萊在何許?渺在東海虛。
其回五千里,上有神人居。
山川異百奧,風俗如三吳。
仙官示狡獪,百丈神干軀。
193
《趙公子舞劍歌》 元·楊維楨
趙公子,千人英。
讀書萬卷愁無成,負此長身九尺如長城。
雪芙蓉,玉青驄,我將挾爾成大功。
腰纏十萬欲何往,直上北臺觀虎龍。
194
《海峰亭詩》 元·楊維楨
神峰在何處?云在東海虛。
下負六鰲首,上托群仙居。
世人尋地脈,弱水墊輕羽。
高人坐燕上,天游以蜚車。
揮斥九清表,飄然隘中區。
笑呼一蓬粒,貯在壺公壺。
195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199
《旅興(四十首)》 明·劉基
翔鹍摶扶搖,九萬一奮翅。
驊騮驟康莊,瞬息千里至。
谷鮒穴坎趯,鷯集蓬蔚。
逼仄豈不憐,飲啄亦何忌。
夸父空有勇,精衛良無智。
翼折海未枯,身僨杖徒棄。
何如抱區區,保己遺世事。
¤
* 關于九區的詩詞 描寫九區的詩詞 帶有九區的詩詞 包含九區的古詩詞(2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