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九共的詩詞(1211首)

    841 《金盞子慢/金盞子》 宋·無名氏

    麗日舒長,正蔥蔥瑞氣,遍滿神京。
    九重天上,五云開處,丹樓碧閣崢嶸。
    盛宴初開,錦帳繡幕交橫。
    應上元佳節,君臣際會,共樂升平。

    842 《懷悲》 宋·梅堯臣

    自爾歸我家,未嘗厭貧窶。
    夜終每至子,朝飯輒過午。
    十日九食齏,一日儻有脯。
    東西十八年,相與同甘苦。
    本期百歲恩,豈料一夕去。
    尚念臨終時,拊我不能語。
    此身今雖存,竟當共為土。

    843 《八月十五夜有懷》 宋·梅堯臣

    天為水蒼玉,月拕潭面冰。
    萬里絕瑕玷,百文已澄凝。
    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
    借問九州內,豈無陰云興。

    844 《月夜與兄公度納涼閑行至御橋》 宋·梅堯臣

    夕月吐澄明,陰云凈如掃。
    空庭引天翠,爽氣生懷抱。
    家近御橋頭,因為橋畔游。
    倚欄波上影,不共水東流。

    845 《送陳殿丞知韶州》 宋·梅堯臣

    韶州使君行,請問韶石名。
    傳聞古帝舜,石上奏九成。
    鳳皇為之下,朱鳥不復鳴。
    舊祠亡玉琯,四序安得平。
    至今南方熱,臘月裘服輕。
    事外共廢酒,曲江風物清。

    846 《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 宋·梅堯臣

    往日送子春風前,春風酣酣杏正妍。
    今來送歸秋風後,秋風搣搣沙滿川。
    馬鬣斜傾毛瑟縮,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847 《依韻和集英殿秋晏》 宋·梅堯臣

    殿幄陳金石,宮梧集鳳凰。
    侍臣嚴虎帳,法袞被龍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樂康。
    宴盤犀作鎮,舞綴錦成行。

    848 《游隱靜山》 宋·梅堯臣

    心存名山久,積歲未及游。
    將過值風雨,路不通馬牛。
    丁壯四五人,籃轝時更休。
    轉谷逢煙火,下隰多田疇。

    849 《元忠示胡人下程圖》 宋·梅堯臣

    單于獵罷臥錦紅,解鞍休騎荒磧中。
    蒼駒騧駱六十匹,隱谷映坡分尾鬃。
    九皋五牛羊頗倍,沙草晚牧生寒風。
    貴賤小大指五百,執作意態皆不同。

    850 《上元夕有懷韓子華閣老》 宋·梅堯臣

    一歲老一歲,新年思舊年。
    東樓嘗共望,九陌聽爭先。
    白發更中笑,舞姝應轉妍。
    追隨都已倦,強對月明前。

    851 《送柳秘丞大名知錄》 宋·梅堯臣

    言今魏都去,聽我愿少休。
    地息戎馬牧,民苦黃河流。
    渾渾發西極,奮奮入九州。
    自古患決溢,于今為瘡疣。

    852 《姑蘇雜詠 天平山》 明·高啟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
    十里松杉風,吹醒塵土夢。
    茲山凡幾到,題字遍巖洞。
    陽崖樹冬榮,陰谷泉下凍。

    853 《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明·高啟

    媯蜼子,乃是軒轅之裔,虞鰥之孫。
    混沌既死一萬季,獨抱大存,竊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墳。
    蚤逢三光五岳之氣、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渾渾。
    鹿走秦中原,蛇斗鄭國門。

    854 《送王推官赴官譙陽》 明·高啟

    久治亂所伏,國家失其防。
    初如決洪流,拱手遍四方。
    頻年勞訏謨,欲補千百瘡。
    子為京師客,忠憤何慨慷。

    855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明·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
    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856 《枕上》 宋·晁說之

    人間百感未能休,欲語無情謾九州。
    樓上角聲山上月,共人割據一端愁。

    857 《題鄜州牡丹》 宋·晁說之

    牡丹憎我真惡客,不解飲酒不吟詩。
    欣持一尊勸花飲,那知不醉但淋漓。
    爾花既醉應似我,耿耿一世幾傷悲。
    綠珠樓下香猶在,西子舟中意尚遲。

    858 《柳集亡食蝦蟆詩因有作》 宋·晁說之

    我讀柳侯詩,不見蝦蟆篇。
    所亡諒非一,撫卷為慨然。
    不應流落人,吟詠亦不前。
    問爾胸中奇,何以能棄捐。

    859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宋·王禹偁

    有客遺竹杖,九節共一枝。
    鶴脰老更長,龍骨乾且奇。
    我問何所來,來從西南夷。
    因思漢武帝,求此民力疲。

    860 《揚道中感事兼簡史館丁學士》 宋·王禹偁

    淮邊為郡再相逢,又得同途赴九重。
    顧我尚騎天廄馬,共君遙想鼎湖龍。
    賈生北望朝文帝,白傅何期哭憲宗。
    攜手驛橋殘照里,斷魂空對隔江峰。

    * 關于九共的詩詞 描寫九共的詩詞 帶有九共的詩詞 包含九共的古詩詞(12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