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吾州斗大城,辛丑爇于火。予時年十五,天地一蜾蠃。竄身城北門,尚憶雙髻鬌。秋暑七月半,洶涌沸炎堁。
政和乙未對彤庭,袖筆曾陪四海英。三十七年渾夢境,六千馀里邈神京。大鈞播物無垠際,小錄搜才有姓名。屈指西南存者幾,成都首縣一孤生。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東嘉老先生,文字繼坡谷。治饒如京兆,三王豈其族。政成無一事,澹若處幽獨。追蹤古循吏,清凈非碌碌。
永和九年暮春日,蘭亭修禊群賢集。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風佐搖筆。當時一筆三百字,但說斯文感今昔。誰知已作尤物看,流傳人間天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