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乙第的詩詞(59首)
41
《喜大淵至二首》 宋·劉克莊
乾鵲查查得許忙,弓寮越境訪溪堂。
故交有約過安道,季世無人吊卜商。
聊為先儒增管見,為煩太乙下藜光。
要知韓孟新吟否,此則賡酬第一章。
43
《次韻傅宏推官義方亭》 宋·蘇轍
居近古城心自幽,簞瓢足用更何求。
鶯飛旋趁春風出,龍臥終聞莫雨搜。
科第聯翩收甲乙,鄉閭驚怪問因由。
隱君淡泊無人識,長夏一衫冬一裘。
44
《元道宗弟兄東游》 宋·楊億
王謝江東推世胄,機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
高第自須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萬里摶羊角,即是三秋聽鹿鳴。
朝彥賦詩爭送別,藩侯置驛定相迎。
不知誰啖牛心炙,又見清談一座傾。
45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48
《贈蘇召叟》 宋·周文璞
句容縣古寺,壁有道玄筆。
晃晃纓絡軀,渺渺煙霧質。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盡,慘淡意都失。
49
《擬九頌·石林》 宋·程公許
貌棱層兮心潔貞,玉韞質兮金作聲。
芙蓉冠兮獨立,佩寶璐兮繽分。
胡拳拳兮石友,期風韻我兮相守。
瞠人眼兮老西丑,自心知兮堅久。
51
《送蔣舍人知利州》 宋·項安世
乙未臨軒易勅頭,左班詹監右君侯。
兩翁今止一翁健,萬里去為千里州。
不向殿巖提虎士,亦應帷幄運鴻籌。
阜陵人物今馀幾,況是當年第一流。
52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53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宋·方回
一鳴場屋老書生,晚節蹉跎百不成。
舊試卷忘涂注乙,新吟藁漫草真行。
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勞識李程。
第五阿房關許事,樊川終自有詩名。
55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56
《贈筆工楊日新》 宋·方回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
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57
《送郝同知》 宋·方回
仆昔塵忝歲壬戌,甲科為首降為乙。
宰相謂己□□□,□實見怒出私臆。
漢東掌教大洪山,寄名帥幕□□。
□陵還鄂艤安陸,燃火高岸夜伐荻。
* 關于乙第的詩詞 描寫乙第的詩詞 帶有乙第的詩詞 包含乙第的古詩詞(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