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乘潮的詩詞(210首)
123
《依韻和吳起季見寄》 宋·李兼
騏驥瘦,駑駘肥,不如占我白石磯。
出無車,食無肉,寧復羨渠黃金屋。
叔孫禮樂何紛綸,兩生不行豈徒云。
丈夫結交半天下,幾人沮溺同耕云。
125
《江行俳體十二首》 明·鐘惺
潮褪金焦岸稍巉,斷虹嵌壁劍雙椷。
嵐堆積翠深藏壑,雨隔殘紅半露巖。
近海蜃睛朝列市,乘風魚背晝張帆。
新荷香遍吳江水,思制瀟湘隱士衫。
¤
126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 清·魏源
雁蕩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側臥一肱張。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
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佰束風愈怒。
128
《國師南巖詩》 宋·蔡如松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129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130
《頌蔡君謨》 宋·福建士人
洛陽橋,一望五里排琨瑤。
行人不憂滄海潮,沖沖往來乘仙飚。
蔡公作成去還朝,玉虹依舊橫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遼,千古萬古無傾搖。
131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維
香剎隱霞標,齋房見落潮。
歸思海眾繞,來應輔臣招。
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銷。
曹溪久得法,游戲自逍遙。
132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133
《江樓晚眺》 宋·梅詢
潮落蚌耕洲,霞天雨盡收。
月來山寺候,云駐海間秋。
野鶩馴舟繞,紅魚逐餌游。
欣然乘此興,呼酒醉高樓。
134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36
《江鄉漁樂圖》 明·劉溥
桃花雨歇春潮長,江中鯉魚隨水上。
香蒲葉短白鷺飛,漁父乘船自來往。
船頭巨罾三丈余,轆轤引緶如引車。
浪花觸船魚亂躍,兒女相顧爭歡呼。
江頭賣魚朝買谷,晚來還向江頭宿。
老翁不愁兒不啼,新婦船中炊欲熟。
137
《九日過姚廷暉隱居》 明·沈夢麟
病起扶衰上釣槎,乘流直到故人家。
一秋止酒樽無綠,九日開園菊未花。
海氣通潮生白霧,天風如水灑烏紗。
歸來落葉多如雨,欲寄新詩日已斜。
139
《登州蓬萊閣觀東海》 明·趙鶴
蓬萊閣下晚涼開,倦客乘涼坐未回。
不住鳥聲沖雨過,有時龍起帶潮來。
愁云尚識田橫島,仙月還虛漢武臺。
回首夕陽瀛海上,一尊懷古獨徘徊。
14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乘潮的詩詞 描寫乘潮的詩詞 帶有乘潮的詩詞 包含乘潮的古詩詞(2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