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樂的詩詞(3877首)

    441 《夜宴安公主新宅》 唐·閻朝隱

    鳳凰鳴舞昌年,蠟炬開花夜管弦。
    半醉徐擊珊瑚樹,已聞鐘漏曉聲傳。

    442 《奉和幸安公主山莊應制》 唐·韋元旦

    銀河南渚帝城隅,帝輦平明出九衢。
    刻鳳蟠螭凌桂邸,穿池疊石寫蓬壺。
    瓊簫暫下鈞天,綺綴長懸明月珠。
    仙榜承恩爭既醉,方知朝野更歡娛。

    443 《祭汾陰章(壽和)》 唐·蘇颋

    禮物斯具,章乃陳。
    誰其作主,皇考圣真。
    對越在天,圣明佐神。
    窅然汾上,厚澤如春。

    444 《龍池章(唐享龍池章第七章)》 唐·蘇颋

    西京鳳邸躍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
    軒后霧圖今已得,秦王水劍昔常傳。
    恩魚不入昆明釣,瑞鶴長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舊里,更聞簫鼓濟樓船。

    445 《奉和恩賜游園宴應制》 唐·蘇颋

    游光地選,酺飲慶天從。
    座密千官盛,場開百戲容。
    綠塍際山盡,緹幕倚云重。
    下上花齊發,周回柳遍濃。
    奪晴紛劍履,喧聽雜歌鐘。
    日晚銜恩散,堯人并可封。

    446 《儀坤廟章·永和》 唐·徐彥伯

    猗若清廟,肅肅熒熒。
    國薦嚴祀,坤興淑靈。
    有幾在室,有在庭。
    臨茲孝享,百祿惟寧。

    447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生》 唐·陳子昂

    王道已淪昧,戰國競貪兵。
    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
    雄圖竟中夭,遺嘆寄阿衡。

    448 《唐封泰山章·豫和六首》 唐·張說

    挹泰壇,紫泰清。
    受天命,報天成。
    竦皇心,薦聲。
    志上達,歌下迎。

    449 《唐封泰山章·太和》 唐·張說

    孝敬中發,和容外彰。
    騰華照宇,如升太陽。
    貞璧就奠,玄靈垂光。
    具舉,濟濟洋洋。

    450 《唐封泰山章·舒和》 唐·張說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徜徉八風生。
    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451 《唐封泰山章·豫和》 唐·張說

    終,煙燎上。
    懷靈惠,結皇想。
    歸風疾,回風爽。
    百福來,眾神往。

    452 《唐享太廟章·永和三首》 唐·張說

    肅九室,諧八音。
    歌皇慕,動神心。
    禮宿設,妙尋。
    聲明備,祼奠臨。

    453 《唐享太廟章·長發舞》 唐·張說

    具禮崇德,備承風。
    魏推幢主,周贈司空。
    不行而至,無成有終。
    神興王業,天歸帝功。

    454 《唐享太廟章·大政舞》 唐·張說

    於赫元命,權輿帝文。
    天齊八柱,地半三分。
    宗廟觀德,笙鏞勛。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455 《唐享太廟章·鈞天舞》 唐·張說

    高皇邁道,端拱無為。
    化懷獯鬻,兵戢句驪。
    禮尊封禪,盤來儀。
    合位媧后,同稱伏羲。

    456 《唐享太廟章·福和》 唐·張說

    備禮用,崇親致尊。
    誠通慈降,敬徹愛存。
    獻懷稱壽,啐感承恩。
    皇帝孝德,子孫千億。
    大包天域,長亙不極。

    457 《唐享太廟章·舒和》 唐·張說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徜徉八風生。
    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458 《唐享太廟章·永和》 唐·張說

    眇嘉,授靈爽。
    感若來,思如往。
    休氣散,回風上。
    返寂寞,還惚恍。
    懷靈駕,結空想。

    459 《時鳥篇》 唐·張說

    舊傳南海出靈禽,時名聞不可尋。
    形貌乍同鸚鵡類,精神別稟鳳凰心。
    千年待圣方輕舉,萬里呈才無伴侶。

    460 《贈崔二安平公世詞》 唐·張說

    十五紅妝侍綺樓,朝承握槊夜藏鉤。
    君臣一意金門寵,兄弟雙飛玉殿游。
    寧知宿昔恩華,變作瀟湘離別愁。
    地濕莓苔生舞袖,江聲怨嘆入箜篌。
    自憐京兆雙眉嫵,會待南來五馬留。

    * 關于樂的詩詞 描寫樂的詩詞 帶有樂的詩詞 包含樂的古詩詞(38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