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樂朋的詩詞(336首)

    81 《別賦》 南北朝·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
    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
    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

    辭賦精選離別

    82 《贈秀才入軍》 魏晉·嵇康

    鴛鴦于飛,肅肅其羽。
    朝游高原,夕宿蘭渚。
    邕邕和鳴,顧眄儔侶。
    俛仰慷慨,優游容與。

    詠史言志組詩

    83 《望海朝(慶八十)》 宋·史浩

    熊羆嘉夢,風云享會,石番溪應卜之年。
    黃菊萃英,紅萸釀馥,安排預賞芳筵。
    環佩擁神仙。
    向粉額兩字,金縷紅鮮。

    84 《朝中措》 宋·黃公度

    爾黃發,欲三壽之作朋;遺我綠琴,顧雙金之何報。
    ”嘗邀公至五羊,特為開宴,令洪丞相適代為樂語云:“云外神仙,何拘弱水。
    海隅老稚,始識魁星。
    ”又寄調“臨江仙”以侑觴云:“北斗南頭云送喜,人間快睹魁星。

    85 《醉蓬萊(為老人壽)》 宋·張孝祥

    問人間榮事。
    海內高名,似今誰比。
    脫屣歸來,眇浮云富貴。
    致遠鉤深,樂天知命,且從容閱世。

    86 《鷓鴣天·博山寺作》 宋·辛棄疾

    不向長安路上行。
    卻教山寺厭逢迎。
    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寧作我,豈其卿。
    人間走遍卻歸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寫景抒情懷才不遇積怨

    87 《沁園春(五十五自述)》 宋·游九言

    五十五年,滿簪華發,儼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
    華門主竇,何曾汲汲,玉帶金章。
    困后高眠,饑來飽□,老矣狂夫老更狂。

    詠物懷念

    88 《瑣窗寒》 宋·方千里

    燕子池塘,黃鸝院落,海棠庭戶。
    東君暗許,借與輕風柔雨。
    奈春光困人正濃,畫欄小立慵無語。
    念冶游時節,融怡天氣,異鄉愁旅。

    89 《八聲甘州(和韻)》 宋·李曾伯

    問秋光、乞得一宵閑,滿引玉東西。
    喜親朋咸集,宴酣真樂,非竹非絲。
    坎止流行付分,豈盡是人為。
    試向君平卜,還可前知。

    90 《瑞鶴仙(甲辰燈夕)》 宋·李公昴

    玉城春不夜。
    映月璧寒流,燭蕖光射。
    鰲山海云駕。
    擁遨頭簫鼓,錦旗紅亞。

    酬贈追憶生活豪邁

    91 《前調(疊前韻)》 宋·衛宗武

    見春來、又將春盡,狂風那更癡雨。
    一番芳徑催人老,回首綠楊飄絮。
    歡會處。
    有小小池亭,止欠妙歌舞。

    92 《水龍吟(和野渡生朝)》 宋·衛宗武

    桑蓬掃盡閑愁,未應人比梅花瘦。
    眉峰頓展,恰如云卷,北山□九。
    縈錦繡腸,袖絲綸手,骎骎希有。
    □□□博取,巍科□□,儒冠于我何負。

    93 《減字木蘭花》 宋·王觀

    才鳴□鼓。
    曲奏仙時如樂府。
    美似梨園。
    一派簫韶列玳筵。
    使人清耳。
    滿塵賓朋皆歡喜。
    勸飲金荷。
    祝壽延長福更多。

    94 《蝶戀花(月詞)》 宋·黃裳

    伏以合歡開宴,奉樂國之賓朋;對景攄懷,待良時之風月。
    此者偶屈三益,幸逢四并。
    六幕星稀,萬欞風細。
    天發金精之含蓄,地揚銀色之光華。

    95 《減字木蘭花》 宋·王觀

    才鳴□鼓。
    曲奏仙時如樂府。
    美似梨園。
    一派簫韶列玳筵。
    使人清耳。
    滿塵賓朋皆歡喜。
    勸飲金荷。
    祝壽延長福更多。

    96 《蝶戀花(月詞)》 宋·黃裳

    伏以合歡開宴,奉樂國之賓朋;對景攄懷,待良時之風月。
    此者偶屈三益,幸逢四并。
    六幕星稀,萬欞風細。
    天發金精之含蓄,地揚銀色之光華。

    離別相思愛情

    97 《念奴嬌(熙春臺宴同官)》 宋·王邁

    層臺云外,閱古今、多少興衰成敗。
    老木千章,若個是、南國甘棠遺愛。
    群籟號風,繁陰蔽日,有此清涼界。
    賓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婉約閨怨秋天婦女思念

    98 《賀新郎(冰箸)》 宋·黃子行

    開遍寒梅萼。
    正東皇、排酥砌玉,幻成樓閣。
    十萬瓊琚仙女隊,來趁春光游樂。
    向醉里、玉簪輕落。

    99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100 《論語十則》 先秦·佚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初中文言文對話學習哲理

    * 關于樂朋的詩詞 描寫樂朋的詩詞 帶有樂朋的詩詞 包含樂朋的古詩詞(3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