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烏吹的詩詞(426首)
202
《赤壁》 清·袁枚
一面東風百萬軍,當年此處定三分。
漢家火德終燒賊,池上蛟龍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漁燈猶照獲紛紛。
我來不共吹簫客,烏鵲寒聲靜夜聞。
203
《雪夜小泛》 明·王微
朔風吹夜雪,聽只在菰蘆。
但惜湖山冷,何妨野艇狐。
灘聲疏落雁,鬼火怯啼烏。
欲寫梅花影,敲冰硯未枯。
204
《七夕》 明·景翩翩
樓前簫史憶吹簫,雁足西風倍寂寥。
望斷支機應化石,愁填烏鵲未成橋。
素毫月冷吟梧葉,紈扇秋回識柳條。
姊妹東鄰如乞巧,莫教瓜果浪相招。
205
《浣溪沙》 宋·王之道
殘雪籠晴作沍寒。
北風吹浪過前灘。
遠山云氣尚漫漫。
睡起陽烏窺破牖,坐憐香霧藹雕盤。
一尊聊佐旅中歡。
206
《土兵行》 明·李夢陽
豫章城樓饑啄烏,黃狐跳踉追赤狐。
北風北來江怒涌,土兵攫人人叫呼。
城外之民徙城內,塵埃不見章江途。
花裙蠻奴逐婦女,白奪釵環換酒沽。
207
《塞下二首》 明·謝榛
路出古云州,風沙吹不休。
烏鳶下空磧,駝馬渡寒流。
地曠邊聲動,天高朔氣浮。
霜連窮海夕,月照大荒秋。
擊鼓番王醉,吹笳漢女愁。
龍城若復取,俠士幾封侯。
208
《送親戚錢尉入國》 宋·丁黼
正是朔風吹雪初,行滕結束問征途。
不能刺刺對婢子,已是昂昂真丈夫。
常惠舊曾隨屬國,烏孫今亦病匈奴。
不知漢節歸何日,淮擬殷勤說汴都。
210
《九日集客》 宋·吳錫疇
佳節欲酬須酩酊,東籬不記幾飛觴。
從教烏帽吹將去,且對黃花鄰取香。
世事漫勞三太息,人生寬破百重陽。
英雄蓋代今何在,戲馬高臺久已荒。
211
《金陵晚眺》 宋·艾可叔
星移物換千年事,虎踞龍蟠萬雉城。
歸巷烏衣秋縹緲,點州白鷺雪分明。
江分南北天為限,淮接東西地最平。
目斷青峰是何處,單于吹角莫云橫。
212
《九侯山神詩》 宋·蔡如松
誰言少康真禹子,子孫九人流到此。
誰言鬼侯遭紂虐,冤魄至今靈故壘。
誕哉二說太荒唐,未識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問遺址。
213
《送江端伯之隆興》 宋·蔡沈
人生辛苦惟別離,況復心相知。
辛酸話別語不出,相看執手徒依依。
問君西游何歸期,長途巉巖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風凜凜吹人衣。
214
《廣陰亭詩》 宋·陳士徽
唐翁靜者閉門飲水啜粥無知音,我能發爾一片冰清心。
巨風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烏吐火六合新開窯,此翁兩鬢秋颼颼。
小兒爛羊瓜果盡青紫,此翁臨水洗雙耳。
215
《大孤》 宋·鞏豐
大孤小孤在保許,大磯小磯忽當浦。
顛風吹浪未肯停,厭聽蕭蕭打篷雨。
今春積雪深復深,爛銀猶照廬山陰。
狐裘欲脫未可脫,蟻醁當斟誰與斟。
晚來潮面烏如石,遙看知是長魚脊。
篙下且下鐵貍奴,更與風波斗今夕。
216
《靈巖》 宋·何子舉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逕倒青松,壁闕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217
《學古體》 宋·侯丹
桐風吹月烏啼井,碧波濕露沈云影。
素絲牽玉轉泉華,美人睡覺燕支冷。
銀鉤掛簾北窗曉,翠鬟臨鏡雙鸞小。
黃衫少年望不來,寂寂庭階滿春草。
218
《故人亭》 宋·皇甫某
倚棹短亭西,吹塵認舊題。
水添春岸闊,云壓暮山低。
沙觜鷺初宿,樹頭烏自啼。
故人今不見,惟有草萋萋。
220
《鳳凰谷》 宋·李夢呂
羅浮絕頂凌蒼穹,五云飛繞蓬萊宮。
金烏玉兔出西東,鐵橋萬丈橫霽虹。
臥虎踞石龍蟠松,異香不動煙騰空。
餐霞飲露凡圣同,水簾碎玉聲玲瓏。
* 關于烏吹的詩詞 描寫烏吹的詩詞 帶有烏吹的詩詞 包含烏吹的古詩詞(4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