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之南的詩詞(467首)

    441 《寄餞東麓趙贊府之官湖南》 宋·楊公遠

    憶昔鳴騶闖草廬,歡然把酒話襟期。
    自從六月袂分后,又是重陽節過時。
    江左英賢姑佐邑,湖南松竹助哦詩。
    餞違不及空惆悵,儻或逢梅寄一枝。

    442 《和程泰之閣學泛舟南溪遇雪韻三首》 宋·袁說友

    目斷山前浮玉,春回雪里宜城。
    得意扁舟乘興,歸來好語增明。

    443 《和程泰之閣學泛舟南溪遇雪韻三首》 宋·袁說友

    憐我閉門臥雪,慚渠有酒盈樽。
    老盡青山曉色,愁添白發霜根。

    444 《和程泰之閣學泛舟南溪遇雪韻三首》 宋·袁說友

    孤雁聲悲南浦,漁人冷徹歸蓑。
    獨有耐寒瓊玉,一枝先奪陽和。

    445 《送呂武仲司戶范純之司法赴南宮試》 宋·袁說友

    欣然愿作送行詩,盛事江邦獨見之。
    釃酒且同明月醉,驅車未怕朔風吹。
    相逢暫入紅蓮幕,穩去高攀丹桂枝。
    莫負玉階方寸地,為方民力要扶持。

    446 《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 宋·曾豐

    吾人同醉豫章春,別后惟君日日新。
    家據東床官北關,腰錢騎鶴更何人。

    447 《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 宋·曾豐

    天意雖多與愿從,更將雌道守吾雄。
    騏{鱗魚換馬}已脫斜飛路,雕鶚初摶直上風。

    448 《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 宋·曾豐

    伶俜賀監坐詩狂,曼倩猶摩粟一囊。
    鐘鼎狂心老來冷,江山歸路夢中長。

    449 《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 宋·曾豐

    征衣浪自染京塵,骨相終寒不是清。
    大似有緣乘下澤,多應無分直承明。

    450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 宋·曾豐

    圓嶠方壺共五山,上隨潮往下隨還。
    二山流落初何在,新喜歸吾幾案間。

    451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 宋·曾豐

    初得兩山排闥來,滿期實兀老相陪。
    忽如雙劍擅飛去,疑是六丁爭取回。

    452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 宋·曾豐

    長料負山人不多,眼中今失兩嵯峨。
    非渠偶有夸娥力,如我太行王屋何。

    453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 宋·曾豐

    浙峰既有飛來者,菱石能無取去人。
    來去儻然均一理,歐公何苦把眉顰。

    454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 宋·曾豐

    君今得我玉嶙峋,附搭東艘過七閩。
    且試挾山超海手,休為負石蹈河人。

    455 《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 宋·曾豐

    買宅猶難況買隣,一區判與九衢親。
    那知萬壑千巖性,不受高車駟馬塵。

    456 《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 宋·曾豐

    寧開白眼視公卿,不要公卿眼借青。
    爭利爭名醒處看,讀詩讀禮醉時聽。

    457 《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 宋·曾豐

    姓名不欲樂人間,籍甚公卿舉似君。
    李白猶將奴力士,薛宣豈敢吏朱云。

    458 《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 宋·曾豐

    客來草草治杯盤,道與家人勿憚煩。
    但要陶泓毛潁在,未為無以遺兒孫。

    459 《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 宋·曾豐

    忘家未足更忘形,散客孤云跡不停。
    三楚江山心未飽,七閩泉石眼初醒。

    460 《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 宋·曾豐

    孟陽風月小彌明,猶子于今有典刑。
    已得旌陽傳道妙,猶從彭澤乞詩靈。

    * 關于之南的詩詞 描寫之南的詩詞 帶有之南的詩詞 包含之南的古詩詞(4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