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之南的詩詞(467首)

    21 《送錢叔依使君之南安》 宋·孫介

    使君心事玉無瑕,游戲功名發未華。
    要省文書繙貝葉,故從江嶺訪梅花。
    春風早趁人千里,勝日想思天一涯。
    喚取名郎著蘭省,不須留及兩年瓜。

    22 《野堂餞陳子鎬之南都》 明·左國璣

    我從夷門來,送君金陵去。
    野館離筵春晝晴,楊花茫茫幾千樹。
    風吹亂撲金樽飛,行人且解碧羅衣。
    鳴箏送酒勸君醉,明日出門知者稀。

    23 《小舟自紅橋之南過吉澤歸三山》 宋·陸游

    霏霏寒雨數家村,雞犬蕭然晝閉門。
    它日路迷君勿恨,人間隨處有桃源。

    24 《小舟自紅橋之南過吉澤歸三山》 宋·陸游

    六月芙蕖正盛時,畫船長記醉題詩。
    世間好景元無盡,霜落荷枯又一奇。

    25 《小山之南作曲欄石磴繚繞如棧道戲作二篇》 宋·陸游

    羈游隨處得哦詩,掃溉軒窗每恨遲。
    已幻小山寬客恨,更添危磴作兒嬉。
    偶留塞上寧無數,徑返湖邊已有期。
    誰遣化工娛此老,幽花微拆綠苔滋。

    26 《小山之南作曲欄石磴繚繞如棧道戲作二篇》 宋·陸游

    吏退庭空剩得閑,一窗如在翠微間。
    半崖縈棧游秦路,疊嶂生云入剡山。
    真有巖居臨絕壑,但無漁艇系寒灣。
    躋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險艱。

    27 《文曜師之南徐》 宋·梅堯臣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
    擾擾方外士,歲晏游遠郊。
    正值風霜急,晚冰隨處敲。
    何時居巖下,都把塵事拋。

    28 《鳴玉亭籌筆之南》 宋·文同

    層崖高百尺,亭即層崖下。
    飛泉若環佩,萬縷當檐瀉。
    坐可脫赤熱,聽宜徹清夜。
    亭前樹膚剝,為系行人馬。

    29 《次韻景仁飲宋溫之南軒二首》 宋·蘇轍

    白發迎新歲,播然國老更。
    感時能細說,對酒任徐行。
    畫軸高分品,詩詞妙入評。
    疏狂先醉倒,應許恃鄉情。

    30 《次韻景仁飲宋溫之南軒二首》 宋·蘇轍

    飲闌瓶已罄,話久仆須更。
    高會良難得,危言豈易行。
    歸休便老計,得失任臺評。
    猶有青編在,它年不世情。

    31 之南豐道上寄介甫》 宋·曾鞏

    應逮冒煩暑,驅馳山水間。
    泥泉沃渴肺,沙風吹汗顏。
    疲驂喘沫白,殆仆負肩殷。
    仰嗟旱云高,俯愛芳陂潺。

    32 《雨后之南陵點饌》 宋·韓維

    齋房厭危坐,出戶曠舒散。
    草木雨多思,云山晚相亂。
    索回俯川陸,窈窕見樓觀。
    耳目久塵埃,茲辰一湔浣。

    33 《送升之南宮》 宋·姜特立

    爭袍金帶吾家有,黃榜青衫未有人。
    此去須君立門戶,桂林先折一枝春。

    34 《送傳明府之南安》 宋·胡仲弓

    扶字及催科,三年鬢已皤。
    公心如日月,浮議任風波。
    父老顰眉說,兒童拍裳歌。
    歸裝無一物,空有綠旗多。

    35 《法光藏主之南徐》 宋·釋智愚

    三呼檮一愧靈襟,湖海叢林已遍尋。
    忘卻飛猿舊時路,到頭曾不厭初心。

    36 《慶藏主之南屏》 宋·釋智愚

    曾向殊方典竺墳,叢林有聲張吾軍。
    天寒歲晚重尋舊,莫負青鞋蹈凍云。

    37 《通藏主之南國》 宋·釋智愚

    春入長淮野燒青,六朝遺事鏡中明。
    臨巖細剝苔紋看,太半無人知姓名。

    38 《舟行跨江之南北隨流以行夜船多在淮西》 宋·袁說友

    蜀道登天在一涯,乾旋坤轉任推排。
    此身已是萍游客,終日行江夜宿淮。

    39 《吉之南門外見木芙蓉爛開》 宋·曾豐

    小春催出傾城色,笑倚墻頭若招客。
    芬芳猶帯秋風殘,婀娜豈宜江路側。
    詩眼驚紅狂欲呼,熟看似細又似粗。
    花神留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驅。

    40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樂》 唐·張九齡

    祝史辭正,人神慶葉。
    福以德昭,享以誠接。
    六變云備,百禮斯浹。
    祀事孔明,祚流萬葉。

    * 關于之南的詩詞 描寫之南的詩詞 帶有之南的詩詞 包含之南的古詩詞(4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