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義聲的詩詞(625首)
321
《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宋·黃莊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324
《吊危一》 宋·李炳
南鄉老人危翁一,歲晏雨晴扶杖出。
驚聞二圣塵再蒙,歸闔柴門哭三日。
眼空愁絕聲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凜然生氣申包胥,萬古千秋葬忠義。
325
《張叔挽詩二首》 宋·李儔
聲名凜凜動寰區,忠義存心老不渝。
奮不顧生惟盡節,虞無遺策悉嘉謨。
獨提南服三千旅,首冒重圍萬死涂。
時事已更身已逝,惟將陰德付鵷雛。
326
《中庸》 宋·李公明
要識中庸義,中庸乃是庸。
不須求勝解,只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將聲色舍,聲色卻盲聾。
327
《詠華林書院》 宋·李宗諤
華林有胡氏,孝義共知名。
宅對千峰秀,家傳雙桂榮。
書樓藏六籍,講席聚諸生。
官序新春拜,門閭往歲旌。
328
《偈頌二十五首》 宋·釋普巖
故人方外來,相見便相悉。
倒指三十年,道義同一日。
鐵壁銀山,十分狼藉。
直得同聲慶,同氣相求,西河師子在汾州。
330
《李璮歸國》 宋·宋理宗
九扶漢鼎賴元動,泰道宏開萬象新。
聲塈南郊方慕義,恩漸東海悉來臣。
凱書已奏三邊捷,廟算全消萬里塵。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興寶運喜環循。
331
《諭學》 宋·孫復
冥觀天地何云為,茫茫萬物爭蕃滋。
羽毛鱗介各異趣,披攘攫搏紛相隨。
人亦其間一物爾,餓食渴飲無休時。
茍非道義充其腹,何異鳥獸安須眉。
333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337
《曾谹父使君招客雙巖堂》 宋·謝伋
云篆長懸紀歲年,鳳池人去政聲傳。
風流繼踵今詩伯,物色分留到綺筵。
南國甘棠有琪樹,平居大屋尚修椽。
使君小試扶真手,高義仍聞過昔賢。
339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340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 關于義聲的詩詞 描寫義聲的詩詞 帶有義聲的詩詞 包含義聲的古詩詞(6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