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久計的詩詞(569首)

    421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云山環所臨,煙景日日異。
    山作故人接,云為久處計。
    酒酣一聲笛,梅風四山起。
    清香剩披拂,參橫伴村醉。

    422 《寄山中友》 宋·曹勛

    同朝不復舊交游,留滯行都歲兩周。
    落景殘霞曛夕靄,斷云橫雨霽高秋。
    因仍久作歸歟計,蹭蹬端如賈客留。
    慚愧君恩何以報,此身江海任虛舟。

    423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424 《述懷》 宋·吳芾

    我愛白樂天,千載共稱賢。
    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
    我愛范忠宣,一代名德全。
    年齡甫至此,亦復成棄捐。

    425 《哭元帥宗公澤》 宋·吳芾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426 《酒為偷兒所竊》 宋·吳芾

    我性苦拙疏,與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懷,賴有樽中酒。
    去冬釀碧香,頗不計升斗。

    427 《和四歌錢塘思歸韻》 宋·吳芾

    郁郁羇懷久欲東,故園何日割蒿蓬。
    可堪世路塵纓縛,卻使云山蕙帳空。
    待價深藏非左計,汗顏為斲豈良工。
    須知呂望嚴陵輩,亦是滄浪一釣翁。

    428 《和范希孟韻》 宋·吳芾

    急隱歸來趣轉深,靜中不放一塵侵。
    日長宴坐風敲竹,夜久澄心月滿林。
    詩句每從佳境得,酒杯長為故人斟。
    時危莫用計然策,身在五湖空鑄金。

    429 《癸巳歲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濟艱食因成》 宋·吳芾

    吾家謂侄非常兒,自幼讀書嘗下帷。
    平居事母盡孝道,力供子職曾無違。
    辛勤農畝三十載,頓立門戶成家肥。
    恥同流俗事驕吝,好賢樂業常怡怡。

    430 《仆平日聞有此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方是閑之》 宋·吳芾

    寒士叨塵分已逾,不為歸計待何如。
    暮年光景那能久,浮世榮華總是虛。
    此去直須甘澹泊,個中元自有乘除。
    因公拈起余君話,愈使衰翁憶故廬。

    431 《送陳澤民赴銅陵簿》 宋·吳芾

    鄉閭人物久凋零,輩行如君卻老成。
    自合懷鉛居冊府,若為棲棘向江城。
    簿書且作三年計,事業當為萬里程。
    林下賢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飛鳴。

    432 《陳行之得之因震澤舊居避小閣面列洞庭山客有》 宋·仲并

    洞庭之野排千巖,陳子卷簾非愛山。
    震澤之流清沒底,陳子憑欄不觀水。
    杰閣橫空一事無,終年傳習唯父書。
    乃翁平時束五傳,絕人偉論驚諸儒。

    433 《賦汪先輩昆仲聽雨軒》 宋·姜特立

    堂堂兩蘇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師,聲價喧寥廓。
    聯翩取膴仕,鳴鳳在阿閣。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434 《葉仲修令其子攜所作求詩》 宋·姜特立

    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獨難。
    須求正知見,莫學小波瀾。
    父子專計律,風騷逼將壇。
    如今寄佳句,那復阿蒙看。

    435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36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437 《餞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韻得翠字》 宋·樓鑰

    天下大峨山,雄秀盤厚地。
    山雖不在眉,所在擁空翠。
    矯矯三蘇公,挹此淑靈氣。
    文章垂日星,照映蓋一世。

    438 《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 宋·樓鑰

    適齋一片心,它人難與比。
    少時發此念,樂施到莫齒。
    婚姻成者眾,葬埋不知幾。
    義氣追古人,仁風動桑梓。

    439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440 《送周君可宰會稽》 宋·樓鑰

    作邑誠匪易,況子之稽山。
    銀茜視兩赤,朝家知其難。
    鼎鼎數萬戶,賦重民生囏。
    山陵五云飛,辦護力更殫。

    * 關于久計的詩詞 描寫久計的詩詞 帶有久計的詩詞 包含久計的古詩詞(5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