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乃得見的詩詞(1032首)

    821 《曉行湖上》 元·黃溍

    曉行重湖上,旭日青林半。
    霧露寒未除,鳧翳靜初散。
    夤緣際余景,閃倏多遺玩。
    會心乍有得,撫己還成嘆。

    822 《長相思·長相思》 元·郭玨

    長相思,相思者誰?自從送上馬,夜夜愁空幃。
    曉窺玉鏡雙蛾眉,怨君卻是憐君時。
    湖水浸秋藕花白,傷心落日鴛鴦飛。
    為君種取女蘿草,寒藤長過青松枝。

    823 《詠懷十首》 明·陳第

    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識真。
    隨宜作蟄躍,龍德乃全身。
    偉哉嵇叔夜,濁世清粼粼。
    兇尤竟不免,好善而闇人。
    闇人動有累,幽憤何由申。
    哲愚亦惟戾,千載為悲辛。
    蘇門先發蔀,見幾如入神。
    ¤

    824 《自徐州至呂梁述水勢大略》 明·歸有光

    黃河漫徐方,原野層波生。
    萬人化為魚,凜然余孤城。
    僅見沮洳間,檐楹半頹傾。
    日月照蛟室,風波棲蜑氓。

    825 《還自廬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明·婁堅

    湖水縮猶悍,江勢高更危。
    舟師晨濟江,蹴浪殊險巇。
    如溯八節灘,咫尺不得離。
    日出杳靄中,風定乃少夷。

    826 《螺山隱士歌》 明·夢觀法師

    螺山有隱士,飄飄仙者徒。
    朝游螺之巔,暮息螺之隅。
    紅塵拂落身外事,白首讀盡人間書。
    不騎琴高鯉,不釣任公魚。

    827 《贈畫師朱叔重》 明·樸隱禪師

    吾邦會稽山水府,萬壑千巖如米聚。
    平生癡絕顧虎頭,道中應接亦良苦。
    至今清響若耶溪,童子山僧惟杜甫。
    近代乃有高尚書,時過云門吐奇語。

    828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829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830 《擬矯志篇》 明·王廷陳

    龍虬雖困,不資鱔鰍。
    鸑鷟雖孤,不匹鶩雛。
    雖有香草,當戶必除。
    雖有仁人,在敵必誅。

    831 《顏山歌》 明·吳斌

    欲為紫霞賞,遂作丹霄游。
    顏山秀拔五千仞,況于絕頂凌飛樓。
    長風吹目空四海,但見天地如虛舟。
    龍爭虎斗血中野,安知此境長悠悠。

    832 《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 明·吳夢旸

    請君為我止,聽我《相逢行》。
    相逢恍若昧平生,顏色可疑心事明。
    但云兩人天所成,安能百歲無合并。
    眼中不覺鄉國遠,一日攜手長安城。

    833 《題白石翁畫虞山古檜》 明·張淵

    虞山老檜三株青,斗壇半掩招搖星。
    道人丹成化鶴去,三檜夭矯飛龍形。
    是誰手植經千載,曾見昭明讀書在。
    幾回天上葬神仙,不獨人間變桑海。

    834 《月夕看梅》 明·止庵法師

    梅花夜開香滿溪,溪上月出風凄凄。
    開門出溪看花去,落花流水無東西。
    流水東流不復返,落花滿地賤如泥。
    老夫愁花愁不得,況乃雙雙啼水雞。

    835 《瀟湘八景畫·江天暮雪》 明·朱瞻基

    大江東去天連水,薄暮蕭蕭朔風起。
    須臾吹卻凍云同,六花亂撒滄波里。
    橋南橋北樹槎牙,隔浦紛紛集晚鴉。
    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賣酒家。

    836 《古風其二十三》 唐·李白

    秋露白如玉。
    團團下庭綠。
    我行忽見之。
    寒早悲歲促。

    837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838 《監試呈諸試官》 宋·蘇軾

    我本山中人,寒苦盜寸廩。
    文辭雖少作,勉強非天廩。
    既得旋廢忘,懶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

    839 《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宋·蘇軾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巖藏兩頭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
    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

    840 《趙閱道高齋》 宋·蘇軾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云公高。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 關于乃得見的詩詞 描寫乃得見的詩詞 帶有乃得見的詩詞 包含乃得見的古詩詞(10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