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舉指的詩詞(402首)

    361 《泊然亭》 宋·葉茵

    舉世正營營,閒中意味深。
    無憂伸足夢,自樂曲肱吟。
    火軟香凝穗,檐虛樹長陰。
    客來難舉似,指水印禪心。

    362 《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 宋·劉宰

    環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
    鮮明訝銀尺,廉纎非蠆尾。
    肩聾乍驚雷,腮紅新出水。
    芼以薑桂椒,未熟香浮鼻。

    363 《送張晉望倅湖州》 宋·劉宰

    風月平分古治中,掛帆直指水晶宮。
    祗今第宅多親貴,自昔閭閻有阨窮。
    勿用彌縫乖直道,毋煩歌舞競新功。
    舉頭見日長安近,詔入元非藉子公。

    364 《去婦辭》 宋·趙汝鐩

    入得良人門,自誓終此身。
    掃室擁箕箒,進盥躬盤巾。
    采桑趨隴首,薦蘋潔澗濱。
    十年盡婦道,惟恐堂前嗔。

    365 《岳武穆葬西湖故宅為學宮》 宋·艾性夫

    老秦舉□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
    地下紅旗應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366 《次韻楊光父見贈》 宋·晁公溯

    為善惟不足,務德莫如滋。
    古人行此道,名與星斗垂。
    是邦禿鬢翁,實乃古丑夷。
    區區豈云難,長者能折枝。

    367 《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水調歌》 宋·晁公溯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
    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
    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368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369 《御風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 宋·陳杰

    武夷山中有伏龍,鬣卷云雨深重重,化為白須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衛銅環森守虎,云是健將雨下土。

    370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371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372 《次韻程以忠同飲》 宋·方回

    風云變化世常有,丘壑盤旋誰與同。
    駕馭孟嘉真得勢,滑稽方朔浪言工。
    律嚴詩友何妨少,租薄秋田亦幸豐。
    兩手搔頭指欲禿,猶堪舉酒吸長虹。

    373 《次韻志歸十首》 宋·方回

    書盍多多讀,詩須細細評。
    后生才染指,半道遽寒盟。
    直取珊瑚出,寧爭熠燿明。
    伯牙弦已絕,舉世喜箏聲。

    374 《次韻贈仇二近》 宋·方回

    如池之酒如林肉,不與寒士作廈屋。
    馬畜彌山金滿堂,此但可以駭愚俗。
    得時引類上云霄,失勢舉族填溝瀆。
    曾不若仇翁方叟兩窮交,相與坦蕩忘邊幅。

    375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376 《為陸元德題擅謙齋》 宋·方回

    四體非槁木,焉得常無為。
    下士蔑軌則,德人慎容儀。
    屈伸一時間,良復關安危。
    舉手一不當,尚難令童兒。

    377 《和李教授攄游溪阻風》 宋·李復

    去年春盡送春歸,溪邊曾與春風期。
    共期今歲春風到,卻話去年相別時。
    二月天回斗杓轉,沙際春風猶未知。
    咄咄向空但書怪,常有孤愁來兩眉。

    378 《七夕和韻》 宋·李復

    東方牽牛西織女,飲犢弄機隔河渚。
    西風忽起怨夜長,相望盈盈不得語。
    走投上帝貸金錢,五云飛來結香軿。
    曳裾指露天榆冷。

    379 《書飲客言》 宋·李復

    御史在前執法后,先生飲酒不濡口。
    脫巾露頂兩腳赤,先生飲酒不論石。
    試問先生飲何如,舉手指腹此誰測。
    東家閉門強偪仄,刻骨膠筋束形跡。

    380 《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宋·李復

    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
    缸暖微聞蝗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
    叩鐘擊魚呼眾起,持缽分糜救晨餓。
    一參木佛古因緣,試舉丹霞有何過。

    * 關于舉指的詩詞 描寫舉指的詩詞 帶有舉指的詩詞 包含舉指的古詩詞(4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