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舉動的詩詞(544首)

    481 《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 宋·項安世

    楚囿七澤荒南云,三江五湖同吐吞。
    杞梓橘柚杶干柏,芷蘺椒桂蘼蘭蓀。
    天英地靈聚為人,魁壘詭異難具論。
    屈原離騷二十五,句句字字皆瑤琨。

    482 《送張安撫》 宋·項安世

    蓬萊太守厭期會,歸結琳宮香火緣。
    路旁送者誰最切,之子佩衿青可憐。
    子兮請自曩時說,芹館就荒三十年。
    邇來窮悴更堪說,舍下鞠草廚無煙。

    483 《次韻金陵掾屬登賞心亭十六韻》 宋·項安世

    賞心淮水頭,樓觀岌以舉。
    下分漚鳥界,上入歸鴻許。
    登梯云濕履,肆席星落俎。
    龍爭失孫馬,鯨戮空峻處。

    484 《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485 《紹興圣孝感通詩》 宋·張嵲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
    猛敵橫生,侵欲不忌。
    堯湯水旱,文景菑異。
    數則使然,豈人攸墍。

    486 《再用喜雪除夕二韻寄宗簡》 宋·陳傅良

    百年彈指頃,群動不遑夕。
    孌彼惰游者,長夜浮太白。
    豪俠旁無人,臥我樓百尺。
    衲子縛禪靜,不敢踐桑陌。

    487 《代呼延信夫以筍乞貓於韓子云》 宋·章甫

    官居城一隅,屋漏如野處。
    辛勤補綠蘿,僅可待風雨。
    移家幸亡恙,所苦多碩鼠。
    齧衣費紉縫,盜肉恣含咀。

    488 《簡喻叔奇工部沈無隱寺簿》 宋·張镃

    園居懶成癖,駕言何所之。
    出門無妨看好雪,粉地玉天相范圍。
    氣增坐車熱,旋換白鹿騎。
    不須攜古囊,詩句隨雪飛。

    489 《題畫二首》 宋·張镃

    幾欲疏方沼,泓澄豢小魚。
    畫屏先我意,覓句為君書。
    扇舉萍疑動,紗明水一如。
    林塘能早就,肯但值芙蕖。

    490 《踏青》 宋·趙汝鐩

    四野春工遍,柔風動賞心。
    蹭青喧柳陌,舉白醉花陰。

    491 《何楷讀書堂》 明·張羽

    整棹泛澄湖,春物暢我懷。
    前登何山嶺,短策窮縈回。
    晉代有高人,結屋臨澗隈。
    至今讀書地,石磴不生苔。

    492 《畫鷹》 明·李東陽

    卑枝詰屈高枝舉,小鷹低回大鷹怒。
    殺氣森森動碧寥,千山落葉紛無數。
    云霄意概風霜姿,傲睨六合無雄雌。
    夢迷東海未歸路,興在秋原初下時。
    吁嗟乎!巢有羽兮穴有肉,莫遣鹓鸞空側目。

    493 《奉酬李時發岳麓見寄》 宋·孔武仲

    秋風入荒城,落葉如飛雨。
    夢寐湘西游,晻暖不可睹。
    昨日得君詩,諷詠日欹午。
    山光相隨來,瀟灑入庭戶。

    494 《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 宋·孔武仲

    岳州西祠從古有,控帶洞庭湖之口。
    前對隱顯明滅之湘山,下接淵淪洶涌之長川。
    茫茫白沙連絕嶼,淡淡古木蟠蒼煙。
    昭靈王,左安流,

    495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496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497 《懷浙中兄弟》 宋·晁公溯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茍非達者寧無情。

    498 《賀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韻》 宋·陳淳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開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蟄不闖吐。
    陽威烈烈熾盛夏,田野熬熬劇焦釜。
    新秧既長且乾萎,播種無由可入土。

    499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500 《延平六月祈雨感應賡林堂長韻》 宋·陳宓

    喚起神龍百里來,中腸一夜九縈回。
    天心自為民心動,多謝諸賢舉賀杯。

    * 關于舉動的詩詞 描寫舉動的詩詞 帶有舉動的詩詞 包含舉動的古詩詞(5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