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人的詩詞(95首)
29
《送舉人》 宋·徐璋
揭陽多士天下都,聲名籍籍南海隅。
往往能騎龍馬駒,唾手可捋於菟須。
大食刀聽赤瓠壺,綠沈弓迸金仆姑。
太阿何止敵萬夫,四海可歸輿地圖。
30
《留別登州舉人》 宋·蘇軾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閑看古黃腄。
自非北海孔文舉,誰識東萊太史慈。
落筆已吞云夢客,抱琴欲訪水仙師。
莫嫌五日匆匆守,歸去先傳樂職詩。
32
《試制舉人呈同舍諸公二首》 宋·蘇轍
垣中不減臺端峻,池上來従柱下嚴。
同直舊曾連月久,暫來還喜二公兼。
〈仆頃與孫莘老同在諫垣,與彭器資同在西掖。
〉直言已許侵彈奏,新告行聞振滯淹。
33
《送舉人》 宋·常祎
革去頹風靳選掄,翕然公論一時伸。
棘圍共試三千士,海郡聯飛二十人。
競說馬群空冀野,好看鯤化上云津。
從來自有湖平讖,由此公卿穩致身。
36
《庚午宴新舉人》 宋·陳宓
捧檄自來南,金門喜綴驂。
一時驚得五,四季早魁三。
摛藻皆人杰,吹午只自慚。
功名期不朽,溪水碧于藍。
37
《貢舉人謁先師聞雅樂》 唐·王起
藹藹觀光士,來同鵠鷺群。
鞠躬遺像在,稽首雅歌聞。
度曲飄清漢,馀音遏曉云。
兩楹凄已合,九仞杳難分。
斷續同清吹,洪纖入紫氛。
長言聽已罷,千載仰斯文。
38
《貢舉人謁先師聞雅樂》 唐·呂炅
禮圣來群彥,觀光在此時。
聞歌音乍遠,合樂和還遲。
調朗能諧竹,聲微又契絲。
輕泠流簨簴,繚繞動纓緌.
九變將隨節,三終必盡儀。
國風由是正,王化自雍熙。
39
《還舉人歌行卷》 唐·貫休
厚于鐵圍山上鐵,薄似雙成仙體纈。
蜀機鳳雛動蹩躠,珊瑚枝枝撐著月。
王愷家中藏難掘,顏回饑僝愁天雪。
古松直筆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
珮入龍宮步遲遲,繡簾銀殿何參差,即不知驪龍失珠知不知。
* 關于舉人的詩詞 描寫舉人的詩詞 帶有舉人的詩詞 包含舉人的古詩詞(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