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麗箭的詩詞(36首)

    21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22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23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24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25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元·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26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27 《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 明·徐賁

    少年不用悲秋蓬,致身豈但儒冠中。
    壯心非干要夸世,平生直欲圖成功。
    枉將空言恣幽討,徒采眾說相芟礱。
    全功獨取遼城箭,大言誰信扶桑弓。

    28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29 《惱公詩題游春士女圖》 明·張璨

    眉黛彎新月,瞳人剪碧波。
    態濃娃館妓,腰細楚宮娥。
    緩踏金蓮步,新翻《白雪》歌。
    輕顰迷下蔡,妙舞絕陽阿。

    30 《和子由論書》 宋·蘇軾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31 《道中古意二絕》 宋·范成大

    浣紗寂不好,辛苦觸戰箭。
    東施無麗質,安穩嫁鄉縣。

    32 《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 宋·司馬光

    昔年三月浪,鱗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對開。
    瀵泉揚沸渭,泰華聳崔嵬。
    捧檄容歸省,飛觴復屢陪。

    33 《和彥時兄臘雪六首》 宋·王之道

    舉首西風漫障塵,清無纖翳六花新。
    謝庭擬似吟飛絮,洛浦飄飖見麗人。
    漏箭不知樓外曉,觥籌先發坐中春。
    兔園盛集應難繼,空想當時主與賓。

    34 《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天書閣瑞應》 宋·夏竦

    盛德靈謀協,元符實字披。
    真宮肇高閣,精意感鴻禧。
    曉箭傳初刻,朝陽吐半規。
    祥煙五色麗,嘉氣九華滋。
    泛滟金光溢,扶疏玉葉垂。
    堯心膚眷佑,欽翼愈孜孜。

    35 《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韻》 宋·陳宓

    憶在延平郡,疑觀夔府泉。
    分為萬家澤,來自九天邊。
    派別知何日,源深不計年。
    千筒如此櫛,疊節似聯鞭。

    36 《詠芙蓉與菊花》 宋·杜范

    秋光濃欲滴,結束東籬花。
    糝糝紛點綴,戢戢相參差。
    淵明太好事,言樂酌流霞。
    誰云制頹齡,為與霜爭華。

    * 關于麗箭的詩詞 描寫麗箭的詩詞 帶有麗箭的詩詞 包含麗箭的古詩詞(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