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主奴的詩詞(191首)
81
《段太尉逸事狀》 唐·柳宗元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
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
敘事贊美寫人
84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85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87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88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8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90
《七律·到韶山》 現代·毛澤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92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93
《綠珠詞》 宋·鄧林
涼臺瀟灑臨清波,幄翠簾珠明綺羅。
哀絲豪竹按新歌,紅潮素臉春風和。
主君觀娛美人醉,報有無情使車至。
幾叢蘭麝俱委塵。
94
《僮歸》 清·錢載
僮沈仆于錢,乃祖父以來。
父衍忤我祖,遣去辭其儕。
卅年數飄轉,擔薪鬻官街。
一日我父起,秋風掃庭槐。
96
《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元·梵琦
聽說娑婆無量苦。
兇兵解散還屯聚。
昨日為齊今日楚。
更奴虜。
乾坤畢竟歸神武。
趙括才疏空自許。
強秦用間欺其主。
四十萬軍生入土。
悲前古。
至今鬼哭長平下。
97
《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元·梵琦
聽說娑婆無量苦。
如今業債前來負。
賊劫貨財身被虜。
逢狼虎。
挑生咒死兼巫蠱。
奴婢辛勤依惡主。
黑瘡白癩聾和瞽。
丑惡愚癡相與處。
誰憐汝。
發心歸命慈悲父。
98
《江行俳體十二首》 明·鐘惺
土風何異竟陵城,水代平田網代耕。
放去翳鳧偏認主,教成馴獺聽呼名。
狂書鳥過沙留譜,囈語烏眠夜作聲。
奴子入吳學細唾,儂音傖舌字全生。
¤
99
《古從軍行(三首)》 明·徐有貞
男兒事征戰,所愿樹奇勛。
奈何作奴隸,生死隨將軍。
寇來不得擊,寇去我始聞。
顧慚腰間劍,空有星斗文。
豈不為主用,坐與鉛刀群。
身猶執麾蓋,茅土何時分。
* 關于主奴的詩詞 描寫主奴的詩詞 帶有主奴的詩詞 包含主奴的古詩詞(1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