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為的詩詞(3568首)

    141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陜右游山歸復登少室詩見》 宋·司馬光

    瘦馬飄搖屢往還,疲勞專訪名山。
    須知筋力行將老,漸恐峰巒不可攀。
    蠟屐早能尋勝概,彈冠悔更落塵寰,幸依賢者東道,大得逍遙水石間。

    142 《余之親家有女子能點酥詩并花果麟鳳等物一》 宋·梅堯臣

    翦竹纏金大於掌,紅縷龜紋挑作網。
    瓊酥點出探春詩,玉刻小書題在牓。
    名花雜果能眩真,祥獸珍禽得非廣。
    礧落男兒不足,女工余思聊可賞。

    143 《媯蜼子歌王宗常賦》 明·高啟

    媯蜼子,乃是軒轅之裔,虞鰥之孫。
    混沌既死一萬季,獨抱大存,竊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墳。
    蚤逢三光五岳之氣、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渾渾。
    鹿走秦中原,蛇斗鄭國門。

    144 《李得善賦絕句疑鹿按廣韻注鹿云麞屬注麞云》 宋·周必大

    麞頭安得比麋茸,紋點胎斑更異同。
    爾雅昔嘗窺郭璞,方言今試問楊雄。

    145 《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東坡公出所》 宋·晁補之

    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賊驚山東。
    硬弓長箭取官職,自說九戰皆先鋒。
    將軍拳勇饋不繼,痛惜靈武奇謀空。
    城頭揶揄下俛走,壯士志屈羞填胸。

    146 《焦君以錦雞贈文彩可愛性復馴狎終日家貓》 宋·張舜民

    魯恭感物性能馴,因把華蟲贈里仁。
    雖有文章堪悅目,卻無言語解謀身。
    只愁貓犬常窺汝,胡不山林遠避人。
    好在舊籠還舊主,便當歸放澗之濱。

    147 《崔申之以詩別蘇明父郭逢叔各有和章謹復用》 宋·葛立方

    見遠亭邊送落暉,菁山挽我作睽違。
    連年走俗貧仕,一日投閑恐富歸。
    谷水官輕似底,苕溪轉櫂疾於飛。
    羽觴捧劍無人問,悵望如今束廣微。

    148 《懷古四首知己魏倅元長賦兼呈王永叔宗承載》 宋·劉過

    高高黃金臺,燕趙爭趨風。
    后來得荊卿,恩禮盡鞠躬。
    丈夫易感激,況在窮厄中。
    縞衣登素車,函谷照已空。
    呂政當野死,燕丹無奇功。
    俠骨化鐵,血變海水紅。
    英憤氣不磨,今亙天虹。

    149 《古意蒿上徐子宜侍郎賦》 宋·劉過

    桃李多芳妍,開落如春風。
    吒身終自天,花不百日紅。
    殘月望朝日,各自相西東。
    君整儀容。

    150 《還府推楊學士無編》 宋·強至

    蜀山秀色參天起,子云文章摩玉壘。
    關右衣冠從古名,伯起光華擅楊氏。
    后來氣象幾寂寥,今日西州聞學士。
    吁雄述作擬圣人,蹭蹬三朝官不徙。

    151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親舊記》 宋·張栻

    聰明用處翻多暗,機巧萌時正自癡。
    若識圣門持敬味,臨深履薄更何之。

    152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親舊記》 宋·張栻

    向來屢著敬齋語,天恐多言意未明。
    今日報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貴躬行。

    153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宋·李廌

    之子才如冰,不應常負弩。
    貧謀,一意在阿堵。
    廣都綺縠地,當念珠還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虜。

    154 《琴齋乃予舊居以琴名齋吾之也項先生與諸生》 宋·張繼先

    琴齋高致有真風,山合延賓未折中。
    來問死生非碌碌,談莊老肯匆匆。
    喜今可與君還往,惜昨曾留客許同。
    處士或將方寸比,斯人不殢焦桐。

    155 《潞公與梅圣俞論古人有純用平聲字詩如枯桑》 宋·鄭剛中

    久雨閉陋室,薜荔絡敗壘。
    乙子語大慧,我聽勿入耳。

    156 《潞公與梅圣俞論古人有純用平聲字詩如枯桑》 宋·鄭剛中

    具酒作社飲,此事古介始。
    孰肯具果蔬,被肘醉子美。

    157 《潞公與梅圣俞論古人有純用平聲字詩如枯桑》 宋·鄭剛中

    節物暗老我,壯志物未已。
    事業力自致,貴賤命可委。

    158 《潞公與梅圣俞論古人有純用平聲字詩如枯桑》 宋·鄭剛中

    案上具筆硯,砌下秀菊杞。
    我顧乏大屋,尚賴有此爾。

    159 《盜焚浦江龍德寺經藏與卷軸化玉諸葛亮公談》 宋·鄭剛中

    盜火陳蘭若,一燎無馀屋。
    獨此龍宮書,入火變玉。
    琤然斷甓中,幖帙猶可目。
    眾謂有哲匠,秘愿發心腹。

    160 《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予書室這奉斛蓋端》 宋·鄭剛中

    見山不見理,真假析二。
    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
    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
    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

    * 關于為的詩詞 描寫為的詩詞 帶有為的詩詞 包含為的古詩詞(35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