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為太室花,盧巖在東麓。直上登封壇,一夜繭生足。徑歸不復往,蠻壑空在目。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軸。
許丞老病聾,督郵白欲廢。賢哉黃次公,鑒裁實精詣。殷勤謝督郵,此丞乃廉吏。重聽庸何傷,善助無失意。
平生飲酒不盡味,五鼎饋肉如嚼蠟。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窺墻亦面壁。空余小來翰墨場,松煙兔穎傍明窗。偶隨兒戲灑墨汁,眾人許在崔杜行。
樵入千巖靜,松含萬籟寒。兒童給行李,藜蓧對衣冠。小檻聊防虎,時來即解鞍。阿翁吹笛罷,懷昔淚相看。
疇昔勝冠日,曾為絳賬生。九言聞善教,一顧得虛聲。不意叨嚴近,於今接老成。寧須詩酒賜,侍坐已知榮。
昔年三月浪,鱗翼化云雷。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對開。瀵泉揚沸渭,泰華聳崔嵬。捧檄容歸省,飛觴復屢陪。
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石發尚堪把,江人曾不來。誰知烏榜去,留采碧潭限。持作吳鄉味,能令案淥杯。
馬負羲圖二百春,榮光猶屬大河津。細推班列論思舊,誰似耆英寵數新。龍圖使為黃閣老,洞巖應繼紫巖人。他年笑視孫思貌,只自開皇至永淳。
劉郎曾寄洞庭春,小暖西湖十日貧。老去餔糟照無揀,高風空愧汨羅人。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館殿選賢知。開筵想任佳人擁,游寺應嫌俗吏隨。政訝龔黃推絕席,文疑元白豎降旗。逍遙樓向閑登處,幾感皇唐御制詩。
入居蘭省歸群望,出守薄關自圣知。清禁乍辭仙漏遠,白樓閑上彩牋隨。伯夷廟下停金勒,大舜門中亞繡旗。遙想雄藩多少境,祗應公暇遍留詩。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華省圖書雖暫別,故鄉風物似相隨。繞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刻石將同王閣長,永留遣愛向歌詩。
鼠臘要非玉,篪聲偶先塤。窮通一生事,早晚焉足論。行行欲何之,闊步登金門。有意韓淮陰,報讎如報恩。
西風曉飛霜,獵獵吹征袍。丁寧顧婢語,肯效兒女曹。舉鞭問長安,詩海今誰豪。我欲從之游,痛飲歌離騷。
文章我家勃,人喚腹為藁。隨行載中書,所至得揮掃。新詩如秋月,皎皎清更好。惠連有佳夢,池塘遍春草。
梅花破朝寒,似欲壯行色。骎骎小驪駒,回首便數驛。一鶚在云路,鷙鳥空累百。從令馬賓王,不是新豐客。
君子贈以言,古人重相送。大梁在何許,我心欲飛動。兄才如青錢。萬選仍萬中。行矣喜冬晴,北方地多凍。
龜息六用藏,禽戲兩翼張。俯仰何自苦,要與宇宙長。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黃。此又此下策,中乾外徒強。
一室蕭然數卷書,三年冷掾出無驢。每因芳草憂鵜鴃,苦詠場苗羨白駒。俗吏何嘗知大體,清朝方急用真儒。燕臺此去流聲實,見說諸公誦子虛。
蜀山秀色參天起,子云文章摩玉壘。關右衣冠從古名,伯起光華擅楊氏。后來氣象幾寂寥,今日西州聞學士。吁雄述作擬圣人,蹭蹬三朝官不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