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丹荔的詩詞(164首)

    141 《送元勛不伐侍親之官泉南八首》 宋·李廌

    梅雨晴時荔子丹,絳囊青幄共檀欒。
    按圖讀譜嘗珍品,大勝關西苜蓿盤。

    142 《送殿干譙公暫歸莆田》 宋·曹勛

    暫輟京塵擾擾間,一鞭行色冒春寒。
    梅花細雨資能賦,野水遙山好據鞍。
    引道頗聞辭魏闕,覓官況可近長安。
    掀髯西笑歸宜早,應及莆閩荔子丹。

    143 《送人游福唐》 宋·曹勛

    蘿月溪云各未闌,它時薪水肯相安。
    家依梵剎鐘磬靜,路近臺山松桂寒。
    黃槊勝流公遠詣,觀瀾逸興我難看。
    歸時一棹宜須早,趁取薰風荔子丹。

    144 《舟中夜讀蟠舟詩》 宋·李流謙

    夜讀蟠舟詩,如共蟠舟語。
    五年別淚隔烽風,萬里孤舟泊寒渚。
    行盡諸方勘盡禪,此句逢人未曾舉。
    東坡老人喜流涎,荔丹元似江瑤柱。

    145 《送徐撫干二首》 宋·姜特立

    莫嗟骨相未封侯,媺惡窮通本不侔。
    文似陳琳須草檄,賦如王粲好登樓。
    進平上幕宜多暇,酒賤清歡亦易謀。
    荔子丹時簪末利,可能無句寄中州。

    146 《涂中雜興》 宋·李洪

    荔子如丹橄欖青,紅蕉葉落古榕清。
    溫湯浴罷晚風快,老酒傾盆醉月明。

    147 《和尚善西禪寺沖虛宮詩》 宋·李洪

    飚馭臨風香靄間,支筇款步訪星壇。
    羽人莫問升真事,古像空瞻玉佩寒。
    井冽不逢龜曳尾,鼎存猶想汞新乾。
    徘徊遐想來仙驥,皂莢成陰荔子丹。

    148 《宿瑞巖示劉子厚》 宋·李洪

    肩輿轉綠疇,跨浦躡石梁。
    暮投瑞峰宿,野色雜莽倉。
    魚鹽海市隘,松竹山徑涼。
    解衣借僧廬,煮茗滌枯腸。

    149 《又次王恭叔韻》 宋·樓鑰

    人為天地最靈物,野卉無情猶若此。
    石間薜荔水昌陽,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號長久,未見縣空解葩蘂。
    柯葉不改耐歲寒,土著青松那可擬。
    不須丹砂訪葛洪,毋用仙方傳李耳。
    未知此種誰為傳,烏有先生子虛子。

    150 《擬九頌·醴泉墅》 宋·程公許

    桑枝綠兮麥齊腰,醴泉山下兮春和柔。
    有美一人兮山之曲,薜荔屋兮蕙裯。
    溪流兮清瀏,嵐靄兮農秀。
    鳥語韻兮清風,花氣馥兮晴書。

    151 《效茶山詠楊梅》 宋·方岳

    五月梅晴暑正袢,楊家亦有果堪攀。
    雪融火齊驪珠冷,粟起丹砂鶴頂殷。
    并與文園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
    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環。

    152 《城西楊梅》 宋·陳允平

    炎炎火樹照千山,南客應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紅步障,玉房仙煉紫華丹。
    猩唇泣露珊瑚軟,鶴頂迎風瑪瑙寒。
    若使漢宮知此味,又添飛驛上長安。

    153 《香奩體》 宋·陳允平

    小院薰風滿,閑庭白晝長。
    靖蜓楊柳岸,鸂鶒芰荷塘。
    云合朱檐卸,山高翠閣涼。
    蔓滋青薜荔,芽長紫良姜。

    154 《寄何我軒》 宋·蒲壽宬

    十年不見此髯翁,笑我而今鬢亦蓬。
    幾度因詩親水部,一廻看劍泣山公。
    無心塵世云移岫,極目仙壺浪拍空。
    痛飲劇談非是夢,寸丹長與荔枝紅。

    155 《楊梅塢》 宋·董嗣杲

    仙子遺丹滿瑞峰,累累疑與荔枝同。
    金波傳種移根異,火齊燒空滿塢紅。
    鶴頂分丸凝曉露,猩唇結顆綴薰風。
    曩時若解包茆貢,一騎星馳入漢宮。

    156 《食楊梅》 宋·陶弼

    嶺北土寒無荔子,人言形味似楊梅。
    翠條丹實休相學,不愿紅塵一騎來。

    157 《會稽楊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項里相傳項羽鄉里》 宋·王铚

    越山楊梅最珍美,人杰地靈生項里。
    江東廟食憶至今,應緣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無時窮,落在故鄉草木中。
    請看枝頭萬點火,猶是咸陽三月紅。

    158 《西谷歌》 宋·張嵲

    西川峰嶺皆綿延,一峰突兀如青蓮。
    崔嵬勢壓東南倒,穹崇下俯群峰小。
    古木陰森寒未凋,長云慘澹晴猶繞。
    陰巖積雪溜輕冰,南嶺驚春囀幽鳥。

    159 《送趙叔靜教授閩中四首》 宋·陳傅良

    百吏不可試,卷懷州校官。
    翩然落南閩,不為荔子丹。
    彫蟲妙經術,倚市多儒冠。
    吾道未必貴,政此良已難。

    160 《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宋·方回

    振騎出喧阓,榜舟浮廣川。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翳翳杉漆塢,膴膴禾黍田。
    籬闖擁稚髻,擔觀駢旅肩。

    * 關于丹荔的詩詞 描寫丹荔的詩詞 帶有丹荔的詩詞 包含丹荔的古詩詞(1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