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臨鸞的詩詞(349首)

    41 《臨江仙(九之二)》 宋·鄧肅

    百尺危樓初過雨,清風凜作輕寒。
    一聲漁笛在云端。
    黃昏簾幕卷,新月半闌干。
    青翼不來音信斷,云窗杳隔三山。
    何當攜手便驂鸞。
    今宵同勝景,玉斝不留殘。

    清明節春游感嘆人生珍惜

    42 《臨江仙》 宋·王之望

    家在蓬萊山下住,乘風時到塵寰。
    雙鳧偶墮網羅間。
    驚容凝粉淚,愁鬢亂云鬟。
    人世風波難久駐,云霞終反仙關。
    虛無仙路擁歸鸞。
    卻隨煙霧去,長向洞天閑。

    43 《臨江仙》 宋·王之望

    家在蓬萊山下住,乘風時到塵寰。
    雙鳧偶墮網羅間。
    驚容凝粉淚,愁鬢亂云鬟。
    人世風波難久駐,云霞終反仙關。
    虛無仙路擁歸鸞。
    卻隨煙霧去,長向洞天閑。

    44 《臨江仙(壽周材)》 宋·洪適

    瓜瓞綿綿儲慶遠,閑平代有名人。
    一襦五袴說朱輪。
    云逵鴛綴近,雷社虎符新。
    正是泗濱浮磬日,潘輿一粲欣欣。
    鸞歌飛起杏梁塵。
    巢蓮龜問歲,介壽酒融春。

    古詩三百首詠物諷刺

    45 《臨江仙(車駕朝享景靈宮,久雨,一夕開霽)》 宋·張掄

    聞道彤庭森寶仗,霜風逐雨驅云。
    六龍扶輦下青青。
    香隨鸞扇遠,日射赭袍明。
    簾卷天街人隘路,滿城喜望清塵。
    歡聲催起嶺梅春。
    欲知天意好,昨夜月華新。

    46 《臨江仙(和徐守圣可)》 宋·王質

    縹緲青霄云一握,太清群玉光中。
    鈞天聲里拂香風。
    紫皇低接手,穩步上層空。
    雀扇徐開鸞影轉,日高舞動蛟龍。
    雙瞻御座立昭容。
    回班趨復道,環佩響丁東。

    悼念友情

    47 《臨江仙》 宋·王炎

    思憶故園花又發,等閑過了流年。
    休論升擢與平遷。
    拂衣歸去好,無事即神仙。
    況是老人頭雪白,羞看紅粉嬋娟。
    鸞孤鳳只且隨緣。
    莫將桃葉曲,留與世人傳。

    48 《臨江仙》 宋·盧祖皋

    南館西池迎笑處,輕行不耐冰綃。
    粉香飛過碧闌橋。
    芙蕖爭態度,楊柳學飄飖。
    醉里鸞飆乘月去,碧云依舊迢迢。
    深情誰為寄嬌嬈。
    簟紋風外展,香篆過邊銷。

    49 《臨江仙》 宋·黃機

    鳳翥鸞飛空燕子,寶香猶惹流蘇。
    舊歡凄斷數行書。
    終山方種玉,合浦忽還珠。
    午枕夢圓春寂寂,依然刻雪肌膚。
    覺來煙雨滿平蕪。
    客情殊索莫,肯喚一尊無。

    50 《水調歌頭(臨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風月無盡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嶺奇勝,騷客費平章。
    不假鬼謀神運,自是地藏天作,圓魂鐘相望。
    舉首吸空翠,赤腳踏滄浪。

    51 《水調歌頭(臨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風月無盡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嶺奇勝,騷客費平章。
    不假鬼謀神運,自是地藏天作,圓魂鐘相望。
    舉首吸空翠,赤腳踏滄浪。

    52 《臨江仙》 宋·張伯壽

    吳越家聲傳鐵券,當年功指山河。
    公侯袞袞后來多。
    休符鐘后杰,氣宇稟沖和。
    磊落胸襟清廟器,鵬程背可天摩。
    他時帝里笑鳴珂。
    雙椿猶鶴算,二女已鸞坡。

    53 《臨江仙·春景》 宋·晁補之

    綠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靜帆收。
    垂楊低映木蘭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新上簾鉤。
    青鸞無計入紅樓。
    行云歸楚峽,飛夢到揚州。

    思鄉憂愁

    54 《奉和臨渭源應詔詩》 南北朝·薛道衡

    玄功復禹跡。
    至德去湯羅。
    玉關亭障遠。
    金方水石多。

    55 《臨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唐·和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樓霧□[1]空朦。
    翠□[2]初出繡簾中,麝煙鸞佩惹頻風。

    碾玉釵遙□□[3]戰,雪肌云鬢將融。
    含情遙指碧波東,越王臺殿蓼花紅。

    56 《臨江仙·披袍□[1]地紅宮錦》 唐·和凝

    披袍□[1]地紅宮錦,鶯語時囀輕音。
    碧羅冠子穩犀簪,鳳凰雙□[2]步搖金。

    肌骨細勻紅玉軟,臉波微送春心。
    嬌羞不肯入鸞衾,蘭膏光里兩情深。

    57 《臨江仙·寶劍重磨光色顯》 元·高道寬

    寶劍重磨光色顯,圓明正照無邊。
    月華皓皓鎖蟾天。
    一輪含弘處,松檜幾居仙。
    滿目玉塵風舞動,銀峰鋪翠云軒。
    鶴來先報玉皇宣。
    跨鸞歸去也,拂袖朝天。

    58 《臨漳臺》 宋·李則

    亭枕臨漳一水陰,半空云霧鎖寒林。
    山從天寶來鸞遠,基闢開元歷代深。

    59 《挽知臨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 宋·曾子良

    永紹傳賢啟,慈元拱女堯。
    鰲山猶贔屭,鵬海極扶搖。
    宮殿春旗曉,簾帷社飯朝。
    龍髯攀不及,鸞馭去何遙。

    60 《謝臨川游山》 明·張之象

    客行曠登覽,羈心展游陟。
    裹糧度瑤岑,振衣尋石室。
    源深洞屢迷,徑險巖逾密。
    重林散輕霧,絕壁映初日。

    * 關于臨鸞的詩詞 描寫臨鸞的詩詞 帶有臨鸞的詩詞 包含臨鸞的古詩詞(3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