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臨爐的詩詞(222首)

    181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82 《題招提院靜照堂》 宋·韓維

    道人幽棲地,瀟灑臨江湖。
    江湖置外物,妙觀造無余。
    匆匆從世役,沒沒已為愚。
    何況毫發間,計畫窮萬殊。
    檻外薝林,幾前沈水爐。
    世人欲問道,指象聊躊躕。

    183 《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 宋·強至

    郡境時雖泰,江鄉臘已深。
    群情憂雪晚,精意喜天忱。
    夙駕才分禱,春空倏變陰。
    銀成佛氏界,瓊掩帝家林。

    184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陶翁出宰縣,徑去亦天真。
    閑居詩成集,古雅仍深醇。
    坡翁訪赤壁,臨流雙鬢新。
    小袖補袞手,千篇準過秦。

    185 《次韻盛教授》 宋·陳造

    詞章有馀力,老色嘆侵尋。
    況苦漳濱臥,俄聆正始音。
    新篇驚間發,平處冠來今。
    修月無前手,凌云得此心。

    186 《七月附米舟之浙中作》 宋·陳造

    白蟲散如蛆,黑蟲聚如蟻。
    循緣仍咂齧,欲寐復九起。
    吾舟玉為粒,生此果何理。
    神奇作臭腐,秋暑況如燬。

    187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188 《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 宋·鄭剛中

    峨冠執法公家整,端冕臨祠我亦嚴。
    深米爐香通問訊,小寒清坐隔疏簾。

    189 《六月初八義榮司諫自福慶山見過奉陪游四巖以》 宋·鄭剛中

    窮巷絕與馬,衡門翳蒿萊。
    煩公赤墀步,踏我幽徑苔。
    念舊昔云有,此道今微哉。
    俗薄風義重,稍壓萬古回。

    190 《游西山》 宋·鄭剛中

    我來西江邊,兀坐閱寒暑。
    水外有佳處,欲往興輒阻。
    昨朝主人閑,聯轡臨洲渚。
    開船入江云,絕渡不須櫓。

    191 《送馮貫道赴行在二首》 宋·馮時行

    路入丹霄起柂初,峽山晴色曙煙疏。
    海深南斗臨天闊,江合西川直帝居。
    禁漏深寒參佩玉,御爐香暖散衣裾。
    遙知三接承恩罷,日影參差轉玉除。

    192 《新春即事二首》 宋·胡寅

    恰賦春還柳,俄聞地出雷。
    雨絲分織作,風籟急喧豗。
    寂寂爐無火,欣欣甕有醅。
    臨寒插羔袖,雪觀亦悠哉。

    193 《早飯白崖鋪凈果院》 宋·李流謙

    久客諳人事,身能到處安。
    爐深紅一聚,竹瘦碧千竿。
    祗作臨深恐,何辭行路難。
    幾成晚來雪,唯有不勝寒。

    194 《送吳志行監稅》 宋·李流謙

    乃翁儒林大宗匠,造化為爐鑄卿相。
    坐與文皇致太平,玉骨如塵汾水上。
    斯文未喪不須嗟,仍喜郎君書起家。
    等閒一第唾手得,以此報翁其未邪。

    195 《徽州織溪縣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於縣廳祈雨未》 宋·虞儔

    何須禱旱必桑林,試扣叢祠丐一臨。
    再拜爐煙方裛裛,四周云氣已骎骎。
    田龜向去亡兇兆,垤鸛新來有好音。
    多謝神靈憐老令,肯傾膏澤慰民心。

    196 《送徐季益赴婺州陳尚書之招并屬寄謝郡守韓侍》 宋·趙蕃

    禪月臺邊草樹蒼,下臨溪流碧泱泱。
    君卜居之歲且長,徑路不忍夷其荒。
    我時巾幅上君堂,勞君煮茶炷爐香。
    與談世故如有亡,掉頭誦詩聲繞梁。

    197 《送胡衍道》 宋·葉適

    庭松雪外青,檻梅冰里白。
    正堪頻把玩,何忍驟離拆。
    我老如蛻蟬,隨葉飄重泉。
    欣君整佩出,直上穹穹天。

    198 《題桃花夫人廟》 宋·徐照

    一樹桃花發,桃花即是君。
    空祠臨野水,何處覓行云。
    事跡樵人說,爐香過客焚。
    雨添碑上蘚,難讀古時文。

    199 《寄李微之秘監三首》 宋·岳珂

    引領蓬萊唐謫仙,湓江一別又經年。
    麟臺高躡三神路,狐筆方持千載權。
    爐裊新煙招我隱,驛催逸事仗誰傳。
    校旗猶識臨淮略,更等涼臺親簡編。

    200 《夜坐讀韋蘇州集序》 宋·蘇泂

    茲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
    登臨愧成晚,倏忽朝晡改。
    樓欄帶棲鳥,野色半蒼黛。
    花圍郡園夜,柳暗陂塘外。

    * 關于臨爐的詩詞 描寫臨爐的詩詞 帶有臨爐的詩詞 包含臨爐的古詩詞(2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