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臨江的詩詞(852首)
601
《臨江仙》 宋·趙希囿
天宇泬寥山氣肅,云寒樹立無聲。
讀書巖下石縱橫。
紅塵飛不到,溪水自澄清。
疏影暗香沙路古,何妨曳杖間行。
巢林凍雀不曾驚。
晚鐘穿翠靄,來共話平生。
602
《臨江仙》 宋·張伯壽
天上嫦娥元不老,人間紫府長春。
朱顏鶴發更清新。
觀音常自在,水月凈無塵。
有子飄飄麟閣像,有孫庭下詵詵。
他年看取遞成名。
進封加上國,榮拜太夫人。
603
《臨江仙》 宋·張伯壽
吳越家聲傳鐵券,當年功指山河。
公侯袞袞后來多。
休符鐘后杰,氣宇稟沖和。
磊落胸襟清廟器,鵬程背可天摩。
他時帝里笑鳴珂。
雙椿猶鶴算,二女已鸞坡。
604
《臨江仙》 宋·張伯壽
家住清湘云外窟,肯隨玉筍同班。
竹林風味正相聯。
獨高霜外節,微露管中斑。
吏隱叢祠聊寄傲,胸襟半是湖山。
此君端可助躋攀。
支頤從鶴立,拱膝看鰲翻。
詠物抒情失意苦悶
605
《臨江仙》 宋·張伯壽
龍首鳳池家鼎貴,慶傳仙李芬芳。
凜然冰雪照閨房。
誕彌當此日,佳氣滿華堂。
錦袖新封開大國,詔書急欲征黃。
莫辭沉醉九霞觴。
蟠桃看子實,地久與天長。
606
《臨江仙》 宋·張伯壽
瑞氣薰城春色早,光生簾幕飛浮。
五陵應是產風流。
冰清兼玉潤,軒冕一時游。
已得長生元妙術,莊椿不數春秋。
徐卿一醉百無憂。
但知從此去,袞袞出公侯。
春天離別寫景抒情
607
《臨江仙》 宋·張伯壽
爆竹聲殘天未曉,金爐細爇沉煙。
兒孫戲彩映芳鮮。
共傾元日酒,同祝大椿年。
我愿兒孫如我壽,高低富貴隨緣。
不須厚祿與多田。
詩書為世來,清白是家傳。
608
《臨江仙》 宋·葉景山
清曉于門開壽宴,綺羅香裊芳叢。
紅嬌綠軟媚光風。
繡屏金翡翠,錦帳玉芙蓉。
珠履爭馳千歲酒,葡萄滿泣金鐘。
人生福壽古難逢。
好將家慶事,寫入畫圖中。
離別憶舊
609
《臨江仙》 宋·葉景山
楊柳池塘桃李徑,華堂壽宴初開。
香團翠幕舞風回。
東山攜妓女,北海罄樽罍。
玉筍輕敲紅象板,金荷瀲瀲傳杯。
笙歌繚繞宴春臺。
華陽閑日月,綠野醉蓬萊。
610
《臨江仙(約同官出郊)》 宋·侯置
一抹煙林屏樣展,輕花岸柳無邊。
連朝春雨漲平川。
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
同事多才饒我懶,乘閑縱飲郊園。
髻花_側醉巾偏。
時豐容卒歲,游樂更明年。
614
《臨江仙》 宋·鄭元秀
解事西風真可意,秋聲不到堯蓂。
尚余莢十分清。
知君當此際,清夢應長庚。
道骨仙風元不老,天開鶴算龜齡。
更看寶帶換紅鞓。
拂衣辭筦庫,談笑取功名。
615
《臨江仙》 宋·賈少卿
月寺星軺塵夢斷,如今平地仙人。
煙霞卷起舊精神。
焚香金鸑鷟,書奏玉麒麟。
聞道楓宸求侍從,看慶命重新。
且將風月剩酬身。
樽中長有酒,花下不辜春。
616
《臨江仙》 宋·彭元遜
紅袖烏絲失酒,金釵銀燭銷春。
柳邊桃下復清晨。
帽風回馬旋,扇雨拂花情。
白帝空驚舊曲,陽關只夢行人。
碧云何處認芳塵。
紫荊花作莢,青杏核生仁。
617
《臨江仙》 宋·彭元遜
自結床頭塵尾,角巾坐枕孤松。
片云承日過山東。
起聽荷葉雨,行受芷花風。
無客同羹莼菜,有人為剝蓮蓬。
東墻年少未從容。
何因知我意,吹笛月明中。
618
《臨江仙(壽前人)》 宋·趙文
恰好菊花前二日,壽星高照秋天。
堂前王母鬢方玄。
懷中嬌鳳小,已解祝公年。
如此生涯如此屋,看看海亦成田。
閑中多把酒杯傳。
長生無別訣,放下是神仙。
620
《臨江仙(壽六十二)》 宋·彭子翔
佛說波斯王此歲,衰顏羞見河流此首楞嚴。
翁今丹臉發光浮。
毗盧金色界,爛熳菊花秋。
七個明朝方九日,年年稅在今朝。
八千秋老又從頭。
明朝無盡在,蝴蝶不須愁。
* 關于臨江的詩詞 描寫臨江的詩詞 帶有臨江的詩詞 包含臨江的古詩詞(8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