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臨死的詩詞(529首)

    21 《臨刑口占》 明·袁崇煥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22 《臨江仙·實際本來無一事》 元·山主

    實際本來無一事,虛生遍計情荒。
    紅爐火內降嚴霜。
    翳除花謝,一念契真常。
    迷者爭知生死路,驅驅日夜忙忙。
    道人不是好宮商。
    為嗟浮世,

    23 《臨江仙 次月卿賀生日詞韻戊午歲 時奇學》 元·陳櫟

    吾族英才常接跡,年來似曉星稀。
    子言日出喜能卮。
    先兄元不死,兒白馬良眉。
    青佩次孫欣得與,樊川小*名宜。
    香分甲午月宮枝。
    各當傳祖缽,教養愿觀頤。

    24 《臨終詩》 明·張靈

    一枚蟬蛻榻當中,命也難辭付大空。
    垂死尚思玄墓麓,滿山寒雪一林松。

    25 《臨江褒忠廟題》 宋·艾可叔

    憶昔狼烽諜報忙,空拳支敵出倉惶。
    齒寒誰解嬰城守,舌在公還罵賊亡。
    秦伯早能憐楚使,張君未必死睢陽。
    西風吹起英雄恨,斷礎凄煙淚兩行。

    26 《臨終口占》 宋·蔡振

    生也非鰲,死兮何缺。
    與時俱行,別是一般風月。

    27 《讀祖宗伯公臨難遺弟詩有感》 宋·羅榮祖

    豫章風節振荊湘,匪為殷亡為晉亡。
    執手痛羅鳴鹡難,焚裘夢斷樹藼鄉。
    三詩聊寄忠臣憤,九死寧回國土腸。
    一展遺編一興慨,令人千載挹輝光。

    28 《挽知臨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 宋·曾子良

    返輤榮歸寢,帷堂哭設衣。
    神情如夢葉,滄海悵心違。
    百世功言立,千年城郭非。
    任安猶未死,哀淚不堪揮。

    29 《和鐵厓小臨海》 明·張簡

    仙花云萬疊,浩劫與春開。
    卻笑珊瑚樹,焦枯作死灰。

    30 《江西壬辰秋大旱饑臨江守王幼學監簿極力救民》 宋·戴復古

    天續饑民命,神知太守心。
    驕旸化霖雨,六月借春陰。
    早稻先秋熟,晚田儲水深。
    去年饑欲死,不料到于今。

    31 《余往與宇文叔介同客山南今年叔介客死臨安十》 宋·陸游

    羈魂憔悴遠相尋,髭斷肩寒帶苦吟。
    歸校藥方緣底事?知君死抱濟時心。

    32 《跋臨川梁譯居士孝德記二首》 宋·楊萬里

    雪里星奔避亂兵,母先子後赴寒冰。
    秪知判得身俱死,不料還同母再生。

    33 《送簡壽玉主簿之官臨桂二首》 宋·楊萬里

    柴門草徑盡莓苔,不放黃塵俗子來。
    詩客清晨沖雨入,梅花一夜為君開。
    飄蕭落葉殘燈火,陸續清談濁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見,驪駒抵死秪相催。

    34 《題潘大臨東軒》 宋·賀鑄

    陳公少荒誕,一室未遽掃。
    事功竟何成,老魅死不早。
    潘郎治寓舍,箒禿無遺蚤。
    庭砌蒔蘭萱,未霜除惡草。

    35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 宋·劉克莊

    去歲相過寂寞濱,心如符券跡參辰。
    骨香萬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復神。
    哀仲行詩誰續古,補中丞傳豈無人。
    短歌雖愧招魂作,或可留傳達史臣。

    36 《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臨海曲”)》 元·楊維楨

    鹿頭湖船唱郝郎,船頭不宿野鴛鴦。
    為郎歌舞為郎死,不怕真珠成斗量。

    37 《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臨海曲”)》 元·楊維楨

    石新婦下水連空,飛來峰前山萬重。
    妾死甘為石新婦,望郎忽似飛來峰。

    38 《臨終詩》 明·唐寅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39 《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 宋·強至

    書名唐世凡幾人,魯公運筆獨有神。
    當年一字百金直,異代儻獲宜爾珍。
    公嘗道直不容內,江湖出走刺史輪。
    東南揮翰落幾郡,在處巨跡刊堅珉。

    40 《謝李伯時自臨安見過臺州二首》 宋·曹勛

    念公萬里回異俗,睠我南來忘趼足。
    它時短幅問死生,為向荒寒訪云屋。

    * 關于臨死的詩詞 描寫臨死的詩詞 帶有臨死的詩詞 包含臨死的古詩詞(5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