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臨上春的詩詞(1068首)
881
《梅》 宋·晃沖之
素月清溪上,臨風不自勝。
影寒垂積雪,枝薄帶春冰。
香近行猶遠,人來折未曾。
江山正蕭瑟,玉色照松藤。
882
《梅花》 宋·惠端方
美人在空谷,抱志苦貞潔。
不學桃李顏,甘在枯朽列。
素衣飄白云,玉佩綴明月。
肌膚炯凝脂,容色眩春雪。
884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連庠
大江西來繞重城,憂如來花匹練縈。
左山右阜若開避,曾是峴首當頭橫。
江湍沖山山不動,滔滔雪浪東南傾。
潰然巨勢壓漢境,萬楚不得專雄名。
886
《句》 宋·釋道川
我有一條鐵楖{左木右栗},縱橫妙用無人識。
臨行撥轉上頭關,轟起一聲春霹靂。
887
《司空山歌》 宋·釋擇崇
司空山,在云外,時人到得方自在。
我今隨力幸登臨,四顧巍巍無向背。
絕遮攔,難比況,千山萬山齊恃仰。
九夏炎炎雪正飛,三冬颯颯華初放。
888
《興慶池禊宴》 宋·宋宏
名臣臨俊域,和氣□芳春。
禊飲傅佳節,時賢冠上賓。
綠波浮畫舸,芳草染朱輪。
行樂有仁政,歡聲沸水濱。
889
《冷泉堂》 宋·宋孝宗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獨立名飛來。
參差翠麓儼如畫,石骨蒼潤神所開。
忽開彷像來宮囿,指顧已驚成列岫。
規模絕似靈隱前,面勢恍疑天竺后。
890
《金山寺》 宋·蘇紳
九派分流涌化城,登臨潛覺骨毛清。
僧依玉鑒光中住,人踏金鰲背上行。
鐘阜云開春雨霽,海門雷吼夜潮生。
因思絕頂高秋夜,四面云濤浸月明。
891
《次韻范氏子園居即事三首》 宋·蘇籀
花開且復謝,回首悲今昨。
席月吹參差,臨芳傾鑿落。
莎蘋藉醉枕,風竹驚眠覺。
賓僚上馬去,烏鳥相呼樂。
春光在木杪,花絮相紛箔。
酒到忘醇醨,客來無善惡。
892
《故文定墨池分得風字》 宋·孫素
吾愛胡夫子,抱道來逃空。
豈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奏疏瀝肝膽,春秋開盲聾。
當年起草處,想見臨池工。
愿為池上草,永懷君子風。
893
《興慶池禊宴》 宋·王庭揚
宗臣上已宴東池,雅俗嘉賓盛集時。
禊席臨川花照耀,游車分路水逶迤。
賞心唯欲居民樂,縱飲猶虞坐客疲。
獨愿我公歸枘用,盡令天下洽春熙。
894
《制勝樓》 宋·王延禧
夔子城新筑,長江便作壕。
欲兼諸面敵,故起北樓高。
即舊基仍峻,因時力不勞。
青天才咫尺,翠壁似周遭。
895
《吳刺史廟》 宋·王應麟
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刺史為民開陂湖,故跡猶傳堰九里。
年很小鼓報豐穰,決渠為雨潤澤美。
896
《平綠軒》 宋·王用亨
塵器胸次嘗苦隘,誰謂一隅天地寬。
野色供餐來幾上,山光極目在林端。
犁耕宿雨春風暖,舟撼清流夜雨寒。
卻笑賀湖臨水寺,閉門不借俗人看。
898
《九江庾樓作》 宋·章采
去晉千年后,風流尚庾郎。
地收三楚大,天過兩淮長。
北望驚塵暗,西歸短發蒼。
空留江上月,夜夜照興邙。
899
《游石窗》 宋·趙汝績
玉妃箋天收雪權,東皇領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鳳婀娜竹夾道,蒼龍偃蹇松當關。
壽藤絡崖半青白,文蘚繡徑全斕斑。
900
《水閣》 宋·鄭克已
水閣臨堤晚,簾鉤暖翠通。
睡驚鶯去后,夢到蝶邊空。
春欲從人別,花消昨日紅。
多情湖上浪,拍拍巒東風。
* 關于臨上春的詩詞 描寫臨上春的詩詞 帶有臨上春的詩詞 包含臨上春的古詩詞(10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