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豐美的詩詞(271首)

    121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22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23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24 《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 宋·梅堯臣

    圣人於詩言,曾否專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興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謂國風。
    雅章及頌篇,刺美亦道同。

    125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 宋·梅堯臣

    不如作繭依蠶蔟,以絲自裹還自足。
    與爾為婦過一生,怒即分飛同轉目。
    辛勤唯雛寄鵲巢,子母生離因爾逐。
    羽毛曾未顏色衰,飲啄不計豐儉時,

    古文觀止寫人父母

    126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12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28 《答盧諶詩》 魏晉·劉琨

    厄運初遘。
    陽爻在六。
    干象棟傾。
    坤儀舟覆。

    129 《百一詩 十八》 魏晉·應璩

    豐隆賜美味。
    受嚼方呥呥。
    鹿鳴吐野華。
    獨食有何甘。

    130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131 《記述二十韻為趙沂公作》 宋·徐璣

    日月交輝際,乾坤欲整時。
    謀謨無遠近,顧盼有安危。
    國倚宗臣重,人惟正統推。
    將軍兼問古,中尉不言私。

    132 《梁父吟》 宋·葉適

    依大麓之遺址兮,儲后土之神靈。
    樂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潔而薦誠。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禮文。
    卻大輅而御蒲秸兮,惟儉德之是崇。

    133 《浯溪中興頌》 宋·易祓

    湘江東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舉碑。
    誰鑒豐碑鎮山曲,溪邊美人美如玉,想當歌頌大業時,胸蟠星斗光陸離。
    蠶須蠆尾更清勁,凜凜襟懷冰雪瑩。

    134 《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元·許有孚

    買陂塘旋栽楊柳,山中道士家務。
    豐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陽風雨。
    蘭泛渚。
    雖信美江山,不似吾雙嶼。

    135 《賜丁謂》 宋·宋真宗

    懿辭碩畫播朝中,造膝詢謀禮遇豐。
    文石延登彰順美,高牙前導表疇庸。
    書生仗鉞今尤貴,舊里分符古罕逢。
    晝錦買臣安敢比,黃樞早日接從容。

    136 《傅家面食行》 明·程敏政

    傅家面食天下工,制法來自東山東。
    美如甘酥色瑩雪,一由入口心神融。
    旁人未許窺炙釜,素手每自開蒸籠。
    侯鯖尚食固多品,此味或恐無專功。

    137 《洋州》 宋·蔡交

    武定新雄閫,豐寧舊奧墟。
    地兼秦蜀美,川會漢洋紆。
    翠壘環封嶺,清流躍野渠。
    安知下斜谷,別得上華胥。

    138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139 《云洲》 宋·郭師元

    昭代元豐日,云洲致瑞祥。
    氤氳浮嶺表,精彩燦霞光。
    德政聞名邑,文章冠試場。
    二人符美應,今古共流芳。

    140 《步王盧溪韻》 宋·胡夢昱

    新來時事不相關,贏得蠻荒日月間。
    豐陬凡戊照碧漢,任他黃口鬧清班。
    非求美譽傳千古,不欲浮生愧兩間。
    天亦而今無奔流產,秀才且荷肯相還。

    * 關于豐美的詩詞 描寫豐美的詩詞 帶有豐美的詩詞 包含豐美的古詩詞(2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