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豐端的詩詞(224首)

    81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8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83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84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85 《感春十三首》 宋·張耒

    嗟余尉窮縣,端坐百無慮。
    幸茲歲豐穰,庶息塵埃步。
    乘間策羸馬,莽莽出門去。
    田原亦可悅,農事藹方布。
    還家有詩書,客至具雞黍。
    勿復嘆遠游,人生孰非寓。

    86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87 《漫成》 宋·黃簡

    在俗參寥子,無田靖節翁。
    心平詩少怨,胃弱酒多中。
    熇熇蒸梅日,離離脫葉風。
    未應悲歲晏,端合幸年豐。

    88 《梁父吟》 宋·葉適

    依大麓之遺址兮,儲后土之神靈。
    樂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潔而薦誠。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禮文。
    卻大輅而御蒲秸兮,惟儉德之是崇。

    89 《沁園春·長壽真人》 宋·劉子寰

    長壽真人,玉佩瓊裾,霞衣月裳。
    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經端午,三日留春。
    蘭杜綏旌,芙蓉搴蓋,飛下清源云水鄉。
    摛煙霧,引天機組織,官樣文章。

    90 《鵲橋仙·金鑾視草》 元·王惲

    金鑾視草。
    蒲輪應召。
    客路人情殊好。
    豈知野鹿飾金鑣。
    志卻在、長年豐草。
    霜風料峭。
    形容枯槁。
    愁緒百端縈繞。
    故山歸去有茅廬,任束置

    91 《徽宗花鳥圖》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馬死,宋祚當時已中否。
    豈知禍亂猶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簡書四出捷星馳,重見熙豐舊設施。
    太室既崇荊國祀,朝堂新刊黨人碑。

    92 《醒心亭》 宋·陳賓

    亭以醒心名,心與亭何與。
    物各有感通,此理貴深喻。
    峴山峙豐碑,見者皆墮淚。
    推類盡其余,庶表名亭義。

    93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94 《寶佑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寧四朝國史成上進九日》 宋·程無鳳

    格天盛德素躬全,肸蚃交通心即天。
    供幣用將祈永命,奉粢端為告豐年。
    寬條日布民安業,捷幟星馳將護邊。
    虎拜紫宸稱賀處,祥光縈繞御爐煙。

    95 《挽李制干》 宋·黃芻

    先生云臥在梅峰,胸飽珠璣貌自豐。
    端坐渾如喬岳象,傳經足并化工同。
    門前桃李春長在,身后勛名遠更通。
    見說義兵扶社稷,千年國史紀元功。

    96 《題石魚》 宋·蹇材望

    何代潛鱗翠琰鐫,雙雙依藻更依蓮。
    夢符端報屢豐兆,物盛宜歌大有年。
    玉燭調和從可卜,金刀題詠又開先。
    渾如潑剌波心躍,感召還知太守賢。

    97 《喜雨望巴羅二山》 宋·羅點

    叔元不冠椎兩髽,縈青綰綠如堆鴉。
    {上髟下監}鬖遠望毛發古,日日惟聞餐暮霞。
    吾家公遠更清絕,帶眼不穿衣不結。
    好風吹袂任飄搖,夜夜惟聞弄明月。

    98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99 《再和》 宋·王洋

    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
    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門橫百瑯玕,永日不受暑。
    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

    100 《天開圖畫亭》 宋·吳機

    天造地設非一端,諸公試為倚闌干。
    四時不改江山秀,萬象無窮宇宙寬。
    古往今來還復舊,風清月白不勝寒。
    長淮幸遇豐登歲,得與斯民奠枕安。

    * 關于豐端的詩詞 描寫豐端的詩詞 帶有豐端的詩詞 包含豐端的古詩詞(2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