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陰陰擊晚牛,水田漠漠任春鷗。長歌大笑卻歸去,長在農家今白頭。
半淪溪谷半山岡,地狹民多盡蓋藏。爭道去年小豐稔,至今租米正輸王。
古來遺逸野人家,石磴崎嶇閣道斜。犬吠人行都不問,杉籬空掩刺桐花。
梅容慘不競,烏語噤無聲。二月朔已告,三日春當分。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但恐嚴凝誤,陽和欲奏勛。
殘生有今日,一醉得清風。想見羲皇上,人人此樂同。
晴日烘冬掃宿陰,籃輿伊軋出山深。田夫忍凍妝旗帳,學子忘功走佩衿。三載一余多少過,萬人相送獨何心。新官便好觀風俗,莫道無人識古琴。
前賢眼力到,占得此名區。荒徑百年樹,虛堂三面湖。檐陰來釣艇,花外起晴鳧。借問園中叟,主人曾到無。
英州別駕老昭陵,尚有錢塘八代孫。三略兵書生未識,百篇詩史死猶存。羊公峴首行人淚,白傳龍門過客樽。盂飯寢園誰是主,鳳亭霜露有雞豚。
雁來時、晚寒初勁,青燈搖動窗戶。商聲暗起鄰墻樹,觸景亂愁還聚。秋又暮。柰合造凄涼,無處無笳鼓。
柳邊*榭,倚蘭人共月孤高。亂云脫壞崩濤。一片廣寒宮殿,桂影數秋毫。盡掀髯老子,露濕宮袍。
路闊三條陌,云低九鼎門。鐃風催騎鄉,裘霰減貂溫。谷曉天花亂,林空苑絮繁。周麰農意切,一一愿流根。
鑰出馳宮路,更馀送曉籌。露盤先得日,溫樹未知秋。煙幕昏朱里,風旂飏采斿。鳴鞘歷宣室,應為□神休。
唐人詩板四十五,麗句亭中歲月深。煩公丐我一碑石,與張萬壑松風音。
月淡云始合,沉沉山樹清。露濡幽氣馥,澗草不知名。既念上庸隱,復懷鹿門行。暌離馳歲月,南北異平生。
陰陰綠柳子規鳴,風送余聲夜轉悲。山月籠明蘭氣馥,怳然如在鹿門時。
三吳豪俠騁輕肥,盡是當年襁褓兒。鬢發蒼蒼顏色改,問翁如此復何為。
我識河東老詞客,鶴骨伶俜長八尺。白頭徒步拾公卿,人生變化誰能測。將軍跋扈天為傾,公持寸管力與爭。當時直氣動朝野,至今文采傳諸生。
今日祁門縣,沖泥怯遠行。含風云葉細,間雨雪花輕。溪晚白鷗下,草寒黃犢鳴。吾今更何往,漂泊愧平生。
君家兩參預,漢代韋平民。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乃祖忠文公,補天扶國是。乃父敬愍侯,浮海將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