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向可許,貢江與章江。悠悠異所見,俗變服亦龐。定遷本中州,來南已殊邦。況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此心如江水,日夜東復東。不惟愛吾廬,顧瞻幾臨風。向來御史驄。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豐。
自往一寄書,俯仰又許日。豈無東歸便,值遇多卒卒。昔如馬口銜,欲去隨緩疾。今者身屬人,動步窘刀筆。
半出未吐日,徐行欲歸云。豈惟陰晴殊,政自涼燠分。物態故應爾,天機寧亦云。安得變淑氣,盡為除楚氛。
舫子窗扉面面開,金壼桃杏間尊罍。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來。
花光柳色滿墻頭,病酒今朝嬾出游;卻就水亭開小宴,繡簾銀燭看歸舟。
零落殘花一兩枝,綠陰庭院燕差池。隔墻笑語秋千散,惆悵三泉驛里時。
去年過辭公,忽忽值春暮。及今復茲時,而公在何處。荊溪坡之居,瀨上郊所賦。公能躡高蹤,我豈遺野趣。
經世事日遠,獨往柰婆娑。兩途一未遂,痛飲復高歌。往者長已矣,黃山郁嵯峨。在者聊復爾,后生誰錯摩。
九月三十日,獨行梁宋道。河流激似飛,林葉翻如掃。程遙苦晝短,野迥知寒早。還家亦不閑,要且還家了。
涵秋寒渚,染霜丹樹。尚依稀,是來時、夢中行路。時節正思家,遠道仍懷古。更對著、滿城風雨。
旱甚山光暗,風顛日色微。桑芽蝱翅小,荻筍彘肩肥。野寺看題壁,村壚問典衣。春容良不惡,楊柳正依依。
明日乃重九,今晨更天涯。馬嘶原上草,菊放崖邊花。吾家白云合,歸路青嶂賒。去去無復道,行行空自嗟。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徑情知不到家。隨分秋光關節物,桐川道上看黃花。
馬上花明眼,寧知道路遐。山橫千百嶺,人住兩三家。綠皺吹春水,紅舒抹曉霞。個中佳趣在,何事苦咨嗟。
久客厭岐路,出門吟且悲。平生未到處,落日獨行時。芳草不長綠,故人無重期。那堪更南渡,鄉國已天涯。
緬然萬里路,赫曦三伏時。飛走逃深林,流爍恐生疵。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肅事誠在公,拜慶遂及私。
齊魯西風草樹秋,川原高下過東州。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九曲半應非禹跡,三山何處是仙洲。徑行俯仰成今古,卻憶當年賦遠游。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檀欒金碧,婀娜蓬萊,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蓮,十分點綴成秋。新彎畫眉未穩,似含羞、低護墻頭。愁送遠,駐西臺車馬,共惜臨流。
曉雨絲絲熟食時,泥深轍斷客行遲。亂云重疊藏山寺,野水縱橫入稻陂。馬鬣松陰封舊隴,龜趺道左立新碑。扶衰此出知能幾?清淚臨風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