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道處的詩詞(1971首)

    701 《浣溪沙 吳村道中在平陽府北三十里汾水西,》 元·王惲

    綠樹連村際碧山。
    春風吹水漲黃灣。
    沙汀蘋滿釣舟間。
    薄宦崎嶇清議里,風煙吞吐畫圖間。
    夕陽明處鳥飛還。

    702 《道中酒壚》 宋·陳藻

    千村亭榭酒旗楊,收盡山光與水光。
    風物到來城郭鬧,杖頭隨處去休忙。

    703 《送程道輝之廣濟》 宋·項安世

    昂昂天馬駒,志豈甘伏櫪。
    虓虓巖下虎,平生肯求食。
    可憐百鍊鋼,繞指化為席。
    丈夫有不遇,此事今猶昔。

    704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家家秈米與香紅,客子餐腴復醉濃。
    但使普天無橫吏,人產何處不春風。

    705 《和陳正已九日公安道中韻》 宋·項安世

    何處山無九日花,故人相遇即為家。
    君方去著風前帽,我已寒如露后葭。
    久閉柴門陶歲月,晚憑兒子送生涯。
    眼看一樹堂堂去,雙鬢那能不早華。

    706 《讀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宋·陳傅良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廬。
    公在衰絰中,乃上時政書。
    維時君臣定,事與草昧殊。
    出處千載同,豈必名跡如。

    707 《次韓無咎盱眙道中韻》 宋·章甫

    人家過午絕炊煙,隴上羸牛挽不前。
    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饑客飯只烹鮮。
    觀風到處春隨馬,楗水歸時月滿川。
    王事獨賢無倦色,雞鳴起坐屋三椽。

    708 《永康道中》 明·張羽

    石路多盤折,秋陽向郁蒸。
    矮墻低貼水,老樹倒懸藤。
    白發腰鐮叟,緇衣頂笠僧。
    村醪何處問,更入亂云層。

    709 《揚州道中》 明·張羽

    馬頭津口足風波,歲晏遙乘一傳過。
    南渡客來多漢語,下江船去半吳歌。
    蕪城總入新編戶,瓜步斜連古漕河。
    何處吹簫明月夜,野田茅屋曉煙多。

    710 《題朱儀中雨圖》 明·李東陽

    菰叢蒼蒼集煙渚,山頭濕云半為雨。
    垂蘿繞屋茅覆墻,石燕林鳩似相語。
    桃花落盡梅子黃,南湖北泖俱茫茫。
    黃泥道路白頭浪,知是江南煙水鄉。

    711 《答留粹中承奉求教之韻》 宋·陳淳

    玉質雖精更用礲,切磋磨琢趣無窮。
    但於天理昭如視,何患私情眾互攻。
    明善誠身為要訣,博文約禮是深功。
    從今日用培基處,敬道尤須徹始終。

    712 《出古田道中》 宋·陳宓

    盡歷崎嶇到古田,平生未識此攀緣。
    白云破處青嵐見,知有山圍峻屬天。

    713 《嚴州道中見月以禱雨不飲》 宋·陳宓

    赤城三千里,離家四十程。
    豈無瓶可倒,忍對月仍明。
    在處嗟吁氣,窮村鼓鐸聲。
    有神司下土,能不惻垂情。

    714 《丙午清明日青塘道中》 宋·戴表元

    三里五里沙路平,一番兩番溪雨聲。
    無奈春風動人處,紫荊青李滿林生。

    715 《四明山中十絕·大小橫山》 宋·戴表元

    小橫欲盡大橫來,萬壑千巖洶涌開。
    聞道洞天深幾許,紫云深處有樓臺。

    716 《四明山中十絕·仙山》 宋·戴表元

    仙在人間不易尋,當時已道是山深。
    可憐華表標題處,夜夜猿啼楓樹林。

    717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立岸兒童看客過,人煙近處放牛多。
    萬株漫自栽桑柘,一縷何曾織綺羅。

    718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水楊梢上欲綿飛,猶覺春寒未解圍。
    為怕江風吹客夢,船篷缺處塞蓑衣。

    719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青溪元是歙東鄉,吾祖于時肯寶黃。
    避地江南結廬處,同時鄰舍有嚴光。

    720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蕨拳欲動茗抽芽,節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

    * 關于中道處的詩詞 描寫中道處的詩詞 帶有中道處的詩詞 包含中道處的古詩詞(19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