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試的詩詞(66首)

    21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桑于河上白云橫,惟冀雙親旅舍平。
    回首昔曾勤課讀,負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節,千里家書促遠行。
    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間烏鳥慰私情。

    22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一枕邯鄲夢醒遲,蓬瀛雖遠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鰲頂,何日身才入鳳池?詩酒未除名士習,公卿須稱少年時。
    碧雞金馬尋常事,總要生來福命宜。

    23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一肩行李又吟囊,檢點詩書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馬蹄草色薊門霜。
    故人共贈王祥劍,荊女同持陸賈裝。
    自愧長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24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驪歌緩緩度離筵,正與親朋話別天。
    此去但教磨鐵硯,再來唯望插金蓮。
    即今館閣需才日,是我文章報國年。
    覽鏡蒼蒼猶未改,不應身世久迍邅。

    25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一入都門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廳謬赴明經選,桂苑猶虛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劍,人情冷暖驗籠紗。
    倘無駟馬高車日,誓不重回故里車。

    26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27 《試中和節詔賜公卿尺詩》 唐·李觀

    淑節韶光媚,皇明寵賜崇。
    具寮頒玉尺,成器幸良工。
    豈止尋常用,將傳度量同。
    人何不取利,物亦賴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誠厲匪躬。
    奉之無失墜,恩澤自天中。

    28 《省試中式記夢》 宋·于觀文

    東堂令史報來時,仙桂云攀第九枝。
    乍聽言音猶似夢,卻思公道即無疑。
    寒門仿佛春將到,幽徑朦朧月漸移。
    殘漏聲中鞭馬去,紵袍重戴已相隨。

    29 《中甫過齋中烹茗清談試筆寫圖因題其上三首》 明·居節

    落盡花藤澗水香,松風如水晝初長。
    幽人自是山中相,鶴氅黃冠坐夕陽。

    30 《中甫過齋中烹茗清談試筆寫圖因題其上三首》 明·居節

    蓮社疏鐘報曉晴,青山落日映江明。
    一番紅紫春歸后,新綠如云繞徑生。

    31 《中甫過齋中烹茗清談試筆寫圖因題其上三首》 明·居節

    滿城車馬看春忙,君獨攜琴顧草堂。
    我亦興來扶病坐,鼠須閑吮墨花香。

    32 《劉會卿病中典衣買歌者因持絮酒就其喪所試之》 明·張獻翼

    昨日經過歡燕時,滿堂歌舞金屈卮。
    日日日斜舞長袖,夜夜夜深歌接?。
    今日歡情猶未足,炙雞絮酒還來續。
    何戡雖善歌,唐衢亦善哭。

    33 《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 宋·蘇軾

    少年鞍馬勤遠行,臥聞龁草風雨聲,見此忽思短策橫。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詩瘦,不如芋魁歸飯豆。
    門前欲嘶御史驄,詔恩三日休老翁,羨君懷中雙橘紅。
    (黃有老母。

    34 《試院中》 宋·王安石

    少時操筆坐中庭,子墨文章頗自輕。
    圣世選材終用賦,白頭來此試諸生。

    35 《試院中》 宋·王安石

    白發無聊病更侵,移床臥竹向秋陰。
    朝來雁背西風急,吹折江湖萬里心。

    36 《試院中》 宋·王安石

    咫尺淹留可奈何,東西虛共一姮娥。
    階前棗樹應搖落,此夜清光得幾多。

    37 《試院中》 宋·王安石

    青燈照我夢城西,坐上傳觴把菊枝。
    忽忽覺來頭更白,隔墻聞語趁朝時。

    38 《試院中》 宋·王安石

    蕭蕭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
    閑卻荒庭歸未得,一燈明滅照黃昏。

    39 《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 宋·陸游

    少逢重九事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
    今日蜀州生白發,瓦爐獨試霧中茶。

    40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試筆四首》 宋·楊萬里

    病較欣逢五五辰,宮衣忽憶拜天恩。
    舊時疊雪含風眼,今看空山雨點痕。

    * 關于中試的詩詞 描寫中試的詩詞 帶有中試的詩詞 包含中試的古詩詞(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