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耳的詩詞(1788首)

    81 《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 宋·舒坦

    百粵喧嘩外,三江指顧中。
    耕桑遺俗在,草木故城空。
    近澤知田美,多魚驗海豐。
    由來形勢地,越絕控遼東。

    82 《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 宋·舒坦

    御史平囚日,郎中渡母年。
    豐碑推筆妙,孤冢枕城偏。
    白鶴空遼泬,黃蒿尚蔓延。
    九源如可作,執馭故忻然。

    83 《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 宋·舒坦

    佛磬云中寺,樵歌郭裹湖。
    城居蔭楊柳,野寇息萑蒲。
    巫語傳杯珓,漁蓑入畫圖。
    幽香花滿谷,不趁雪霜枯。

    84 《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 宋·舒坦

    蓮閣紅堪掣,瀾池靜不流。
    梯航紛絕徼,冠蓋錯中州。
    草市朝朝合,沙城歲歲修。
    雨前茶更好,半屬賈船收。

    85 《大兒時中堂成德修弟喜而賦之因次元韻》 宋·陶夢桂

    有譚名利者,耳若了不聞。
    心乎平似水,身也懶於云。
    眇眇居人世,骎骎過隙曛。
    田園趣歸去,風月謾平分。

    86 《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 宋·王志道

    自從巡尉罷搜茶,便覺山中氣象嘉。
    賣得錢來供飽飯,尚余醉酒插山花。

    87 《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八首》 明·蔡文范

    清源一州耳,繁會二都間。
    北走邯鄲道,南開吳楚關。
    歌鐘連白屋,鳴跕儼朱顏。
    可惜歡娛地,欺予兩鬢班。

    88 《送李郎中謫守吳興兼簡毗陵王別駕予與李邦良》 明·陳束

    投轄本適意,何言吏道侵。
    謫承明主惠,別感故交心。
    垂耳君如驥,同翰我異禽。
    毗陵如問訊,道有《式微》吟。

    89 《山中即事》 明·郭完

    數日別江渚,抱琴過竹溪。
    山深黃耳遠,日落畫眉啼。
    識字今何補,懷家計亦迷。
    明年與妻子,春雨學扶犁。

    90 《病中無寐用陸放翁韻》 明·陸容

    愁來失卻睡瞢騰,坐此蕭條昔未曾。
    傾耳有聲疑墮葉,委心無物似枯僧。
    風回別院聞雞唱,塵落空梁見鼠登。
    數盡殘更誰是伴,半窗寒雨一檠燈。

    91 《次韻答劉郎中席上之作》 明·陸釴

    光陰傾與篆煙消,十八年華似昨朝。
    久負君恩慚老大,已衰心力嘆飄蕭。
    官閑自可從鄉飲,情至因忘對客謠。
    一笑春紅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饒。

    92 《赤壁圖為胡允中賦》 明·蒲庵禪師

    江空水落寒無波,倚天赤壁高嵯峨。
    雪堂老蘇從二客,攜酒夜載扁舟過。
    中流扣舷發棹歌,有酒不飲當如何。
    鱖魚三尺鲙白雪,臨風細酌金叵羅。

    93 《園中十首》 明·唐時升

    居貧不學儉,居卑不學恭。
    末流多憂患,如在枳棘叢。
    我生何不辰,少小遘閔兇。
    家貧自力作,歲入方下農。

    94 《先舅大中府君己亥歲嘗制十四詠壽寶林褧老師》 明·楊循吉

    維此鼓聲何所起,擊之則有本寂然。
    此聲既以擊乃生,當其不擊聲何在?用手執捶以擊鼓,三
    者和合始有聲。
    如是究竟聲所緣,非手非捶非鼓義。

    95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96 《自畫萬壑松風圖歌贈天迨朱秉中梅花巢》 明·虞堪

    天臺萬八千丈山,桃花久不流人間。
    上當牛斗開天關,仙人幾度招我窮幽攀。
    瓊臺玉闕迥寂寞,石橋且滑空潺湲。
    曾識高人姓朱者,讀書縛屋蓮峰下。

    97 《劉會卿病中典衣買歌者因持絮酒就其喪所試之》 明·張獻翼

    昨日經過歡燕時,滿堂歌舞金屈卮。
    日日日斜舞長袖,夜夜夜深歌接?。
    今日歡情猶未足,炙雞絮酒還來續。
    何戡雖善歌,唐衢亦善哭。

    98 《寶雞縣張仙洞中長歌行次壁間謝高泉韻》 明·趙貞吉

    去國何遲遲,青山一丈攜。
    春風已三月,逐虎桃花蹊。
    既聞糞金牛,又傳化寶雞。
    仰首笑碧落,拂袖凌丹梯。

    99 《病中詩十五首并序》 唐·白居易

    開成己未歲,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
    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風癉之疾,體矜目眩,左足不支,蓋老病相乘
    時而至耳。

    100 《醉中戲贈鄭使君 時使君先歸,留妓樂重飲·》 唐·白居易

    密座移紅毯,酡顏照綠杯。
    雙娥留且住,五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開。
    平生少年興,臨老暫重來。

    * 關于中耳的詩詞 描寫中耳的詩詞 帶有中耳的詩詞 包含中耳的古詩詞(17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