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稻的詩詞(495首)

    321 《過宜福橋》 宋·楊萬里

    水鄉澤國最輸農,無旱無乾只有豐。
    碧豆密爭桑蔭底,綠荷雜出稻花中。
    是田是沼渾難辨,何地何村不一同。
    若遣明年無種子,卻愁閑殺雨和風。

    322 《曉風》 宋·楊萬里

    剩暑遲旋旆,新風急解紛。
    白翻蕎處雪,黃擺稻中云。
    動地休多怒,披襟且一欣。
    長松十里徑,樹樹供清聞。

    323 《午過烏東》 宋·楊萬里

    險盡涂初坦,寒輕日向中。
    稻云遲雨碧,蕎雪早霜紅。
    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
    只言棄官久,卻與在官同。

    324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宋·文天祥

    去年五月望,流水滿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復沒床。
    我辭江海來,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復見,車馬馳康莊。

    325 《黃金市》 宋·文天祥

    閉蓬絕粒始南州,我過青山欲首丘。
    巡遠應無兒女態,夷齊肯作稻粱謀。
    人間早見黃金市,天上猶遲白玉樓。
    先子神游今二紀,夢中揮淚濺松楸。

    326 《九日侍宴太清樓》 宋·宋祁

    薦九標佳節,中天駐翠輿。
    晨光清復道,秋色遍儲胥。
    畦稻霜成后,宮橙露飽初。
    省收行步玉,拜賜儼華裾。

    327 《出伏后風雨頓涼有感三首》 宋·張耒

    殘暑扇中盡,新涼枕上歸。
    微云起平遠,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漸傷高葉稀。
    來鴻飛集喜,卒歲稻粱肥。

    328 《發岐亭宿故鎮三首》 宋·張耒

    我別竟陵時,楚稻如碧絲。
    秋風發齊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擔終未卜,永負山中期。

    329 《不雨》 宋·張耒

    齊安一郡雨不足,稻畦土堅不入谷。
    城中赤日風吹沙,老鴉銜火燒竹屋。
    百尺長繩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
    潭邊龍祠懸紙錢,誰令霹靂驚龍眠。

    330 《旱謠》 宋·張耒

    七月不雨井水渾,孤城烈日風揚塵。
    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
    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
    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
    道傍執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
    五湖七澤水不貧,正賴老龍一屈伸。

    331 《齊安行》 宋·張耒

    黃州楚國分三戶,葛蔓為城當樓櫓。
    江邊市井數十家,城中平田無一步。
    土岡瘦竹青復黃,引水種稻官街旁。
    客檣朝集暮四散,夷言啁哳來湖湘。

    332 《放言十首》 宋·黃庭堅

    黃鵠送黃鵠,中道言別離。
    送君不憚遠,愁見獨歸時。
    羅網翳稻粱,江湖水彌彌。
    行行不相見,勉哉冥冥飛。

    333 《送張沙河游齊魯諸邦》 宋·黃庭堅

    張侯去沙河,三食鄴下麥。
    筆力望晁董,頗遺俗眼白。
    平生學經綸,胸中負奇畫。
    未論功活人,飽飯不常得。

    334 《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 宋·黃庭堅

    城東寶坊金翠重,道人修惠翦蒿蓬。
    一瓶一缽三十年,瓊榱碧瓦上秋空。
    稻田磨衲擁黃發,更筑書閣諸天中。
    三后在天遺圣墨,百神受職扶琳宮。

    335 《次韻叔父臺源歌》 宋·黃庭堅

    吾家叔度天與閑,晚喜著書如漆園。
    臺平舊基水發源,但聞淙淙下林巒。
    一朝斬木見萬象,吞若云夢胸中寬。
    漱滌泥沙出山骨,混沌鑿竅物狀完。

    336 《代書》 宋·黃庭堅

    阿熊去我時,秋暑削甘瓜。
    離別日月除,蓮房倒箭靫。
    得書報平安,肥字如棲鴉。
    汝才躍爐金,自必為鏌鋣。

    337 《同堯民游靈源廟廖獻臣置酒用馬陵二字賦詩二》 宋·黃庭堅

    靈源廟前木,我昔見拱把。
    七年身屢到,郁郁蔭檐瓦。
    春風響馬銜,竝轡客蕭灑。
    更愿少尹賢,置酒意傾寫。

    338 《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 宋·黃庭堅

    客愁非一種,歷亂如蜜房。
    食甘念慈母,衣綻懷孟光。
    我家猶北門,王子渺湖湘。
    寄書無雁來,衰草漫寒塘。

    339 《勁草行》 元·王冕

    中原地古多勁草,節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灑葉珠離離,十月霜風吹不倒。
    萋萋不到王孫門,青青不蓋讒佞墳。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榮暗抱忠臣魂。

    340 《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 宋·司馬光

    吳越為君土,崤函是我家。
    濯纓從吏事,傾蓋聚京會。
    奕世交朋重,同僚分誼加。
    聲光嘗耳剽,臭味辱肩差。

    * 關于中稻的詩詞 描寫中稻的詩詞 帶有中稻的詩詞 包含中稻的古詩詞(4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