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服的詩詞(1114首)

    161 《送鮑清卿教授莆中》 宋·陳傅良

    閩中豈不好,莆中況多儒。
    其山有丹荔,其水有子魚。
    艾軒諸老生,典則故所余。
    堂堂退傅門,海內欲曳裾。

    162 《中{左氵右霝}泉舊在揚子江心今題金山寺井曰》 宋·林景熙

    蜀波萬里與淮連,揚子江心浪折天。
    陸羽當年亦奇士,驪龍蟄處識名泉。
    金鰲背上汲清泠,僧說龍移遠脈靈。
    若定此泉為第一,惠山未必服中{左氵右霝}。

    163 《送林子中知成都》 宋·孔武仲

    鞍馬覆山黑,旌旗垂野紅。
    問遠誰當行,太守臨蜀中。
    太守時之豪,學博文章工。
    人事未稱遂,崎嶇已巴東。

    164 《雨中》 宋·孔武仲

    大雨已滂流,小雨仍脈沐。
    風來掃欲斷,云送還相續。
    凝陰壓天宇,蒸潤浸旅服。
    隴上麥經秋,江南梅已熟。

    165 《和陳中行校書》 宋·陳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陽。
    風月已為友,云水環其鄉。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揚揚。
    蕭疏謝公墅,淡靜午橋莊。

    166 《和余方叔病中見寄》 宋·陳文蔚

    我說病閉門,機間了無觸。
    故人送詩來,綢繆寫心曲。
    胡乃稽報章,悼往牽服屬。
    天理循自然,非敢故羈束。

    167 《途中》 宋·杜范

    官身驚昨夢,山店是回程。
    郡事關新舊,人心屬送迎。
    塵衫才幸脫,野服要須成。
    世路如川險,歸途卻自平。

    168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 宋·方回

    閒愁不斷連天遠,濁醪快似并州剪。
    興亡得喪橫胸中,冰消雪釋春風轉。
    我本不學抱樸翁,何修致此丹砂容。
    服食呼吸能還童,不如但飲瑠璃鐘。
    寶蓮山南屢簪聚,醉鄉不省歸來歸。
    東鄰西舍姓名誰,但記門前大樗樹。

    169 《數日項頰顴咽腫痛發中有瘡》 宋·方回

    有生必死理之常,酒到何為不舉觴。
    未問劉伶墳上土,何妨張詠鬢邊瘡。
    叔和解訣行尸脈,仲景工言越婢湯。
    知命吾當謝醫藥,服膺參也戰兢章。

    170 《中殿功德永壽寺產紫芝》 宋·釋文珦

    厚德孰能名,靈芝自化成。
    人間無此種,天上合分莖。
    紫蓋隨王母,彤云表帝京。
    仟家多服餌,鸞鶴共長生。

    171 《清明病中》 宋·宋無

    少年令節醉花前,老病花前服藥眠。
    自檢銅人試榆火,午窗燒艾起新煙。

    172 《駕部郎中畢公挽辭二首》 宋·蘇頌

    世德公高裔,家聲相國孫。
    飾儒成吏事,訓子服忠言。
    道直躬難進,流長慶有源。
    椎牛方返葬,納駟已高門。

    173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 宋·蘇頌

    曾覽三賢述,吟哦日幾遭。
    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
    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174 《次韻奉酬參議林郎中見貽之作》 宋·喻良能

    紫宸疇昔幸同朝,去國俄驚數舍遙。
    輕細難沾時服賜,氤氳正想御香飄。
    年加賴有板衣戲,心靜真同桂隱招。
    龍瑞此時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橋。

    175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隋代·佚名

    軒昊方同德,成康粗比肩。
    素風惟普暢,皇道本無偏。
    陰魄重輪滿,陽精五色圓。
    要荒咸率服,卓越圣功全。

    176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隋代·佚名

    軒昊方同德,成康粗比肩。
    素風惟普暢,皇道本無偏。
    陰魄重輪滿,陽精五色圓。
    要荒咸率服,卓越圣功全。

    177 《司中司命五首》 隋代·佚名

    冠峨峨兮,服章蕤蕤。
    靈來下兮,進止委蛇。
    我涓我壇,我潔我俎。
    降輿卻旌,于茲享御。

    178 《司中司命五首》 隋代·佚名

    冠峨峨兮,服章蕤蕤。
    靈來下兮,進止委蛇。
    我涓我壇,我潔我俎。
    降輿卻旌,于茲享御。

    179 《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詩經寫人

    180 《采芑》 先秦·佚名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畝。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
    師干之試,方叔率止。
    乘其四騏,四騏翼翼。

    詩經

    * 關于中服的詩詞 描寫中服的詩詞 帶有中服的詩詞 包含中服的古詩詞(11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