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旗的詩詞(1331首)
781
《陳橋行》 元·張憲
唐宮夜視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皇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體。
782
《陳橋行》 元·張憲
唐宮夜祝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星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體。
783
《游{上若下山}山寺》 宋·常令孫
薝蔔花中燕子飛,旌旗小隊到招提。
客車陸續氈重席,僧饌雍客藿間藜。
文奕已先元墅奪,詩壇漸壓魯山低。
歸來醉步誰扶杖,月在牛欄西復西。
784
《對雪寄崔仲裕》 宋·陳洎
奪鶴韜霞勢漸濃,卷簾庭館好支筇。
乘查路闊寒凝凍,種玉畦平曉被封。
天上瑤宮當月圃,海中銀闕聳鰲峰。
思君不得同吟賞,知在旗亭第幾重。
785
《胥門》 宋·陳植
長堤柳線弄春柔,姑蘇臺下馬如流。
春波溶漾綠潑油,官船撾鼓百花洲。
旌旗{黑炎}黲城上樓,煙中雉堞高山邱,嗚嗚清角行人愁。
786
《過寒山寺寄道上人》 未知·陳宗
歸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蒼蒼迫下舂。
兩岸杏花寒食雨,數株楊柳酒旗風。
江邊尚說寒山寺,城外猶聽半夜鐘。
溪水自流人自老,漁歌長伴月明中。
788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789
《仙都山》 宋·胡升
鼎湖不可見,巍然但孤峰。
特立亙萬古,氣壓諸山雄。
黃帝久得仙,游行跨飛龍。
至今世俗傳,尚指輦路通。
790
《句》 宋·晃詠之
當時雞犬皆霄漢,自是劉郎不得仙。
傷心有恨關存歿,袖手無人問姓名。
旌旗太一三山外,車馬長楊五柞中。
喚得梅蕊要同韻,羞殺梨花不解香。
794
《勸農即事》 宋·孟點
阡陌躬行謹邵農,平郊快馬蹴東風。
土膏流潤雨初足,花錦喧晴春正中。
旗陣折旋知路曲,樂聲遞響覺山空。
長官元是扶犁手,樂與耕夫笑語同。
795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797
《金陵即事》 宋·丘濬
六朝宮闕久蒿萊,紫蓋黃旗帝運開。
沄鵲漏傳云外觀,鳳皇簫奏月中臺。
千山峰勢連吳遠,萬里江流自蜀來。
此日金陵非昔日,子山詞賦莫興哀。
798
《明堂慶成五首》 宋·任希夷
紫宸朝罷御端門,天宇澄清景氣溫。
丹鳳樓中黃繖立,金雞竿上彩旗翻。
萬人聳聽風雷號,四海均沾雨露恩。
須信卑宮勤肆祀,君王本意在元元。
799
《送安撫使袁彥淳之任》 宋·史彌忠
雄心中夜豈難平,一隊旌旗萬里行。
為國許身增慷慨,逢人說劍轉平明。
尊前白發懷南浦,馬上青山過楚城。
從此海邦多治略,好聽歌誦快輿情。
* 關于中旗的詩詞 描寫中旗的詩詞 帶有中旗的詩詞 包含中旗的古詩詞(13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