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性的詩詞(1486首)

    241 《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 唐·儲光羲

    天靜終南高,俯映江水明。
    有若蓬萊下,淺深見澄瀛。
    群峰懸中流,石壁如瑤瓊。
    魚龍隱蒼翠,鳥獸游清泠。

    242 《同房憲部應旋》 唐·儲光羲

    衡山法王子,慧見息諸苦。
    落發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養正不因晦,得中寧患旅。
    曠然長虛閑,即理寄行補。

    243 《藍上茅茨期王維補闕》 唐·儲光羲

    山中人不見,云去夕陽過。
    淺瀨寒魚少,叢蘭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樂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頭望玉珂。

    244 《雜詩六首》 唐·李華

    黃鐘叩元音,律呂更循環。
    邪氣悖正聲,鄭衛生其間。
    典樂忽涓微,波浪與天渾。
    嘈嘈鴟梟動,好鳥徒綿蠻。

    245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 唐·孟浩然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246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 唐·孟浩然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247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248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李白

    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
    受氣有本性,不為外物遷。
    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
    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

    春天感嘆歲月組詩

    249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唐·韋應物

    鑿崖泄奔湍,古稱神禹跡。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貽之道門歸,了此物我情。

    寫水哲理

    250 《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唐·韋應物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
    園林鳴好鳥,閑居猶獨眠。
    不覺朝已晏,起來望青天。
    四體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251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唐·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252 《答重陽》 唐·韋應物

    省札陳往事,愴憶數年中。
    一身朝北闕,家累守田農。
    望山亦臨水,暇日每來同。
    性情一疏散,園林多清風。

    253 《和吳舍人早春歸沐西亭言志》 唐·韋應物

    曉漏戒中禁,清香肅朝衣。
    一門雙掌誥,伯侍仲言歸。
    亭高性情曠,職密交游稀。
    賦詩樂無事,解帶偃南扉。

    254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唐·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255 《答重陽》 唐·韋應物

    省札陳往事,愴憶數年中。
    一身朝北闕,家累守田農。
    望山亦臨水,暇日每來同。
    性情一疏散,園林多清風。

    256 《和吳舍人早春歸沐西亭言志》 唐·韋應物

    曉漏戒中禁,清香肅朝衣。
    一門雙掌誥,伯侍仲言歸。
    亭高性情曠,職密交游稀。
    賦詩樂無事,解帶偃南扉。

    257 《虹縣嚴孝子墓》 唐·劉灣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資。
    禮聞三年喪,爾獨終身期。
    下由骨肉恩,上報父母慈。
    禮聞哭有卒,汝獨哀無時。

    258 《遇旅鶴》 唐·孫昌胤

    靈鶴產絕境,昂昂無與儔。
    群飛滄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
    時因戲祥風,偶爾來中州。

    259 《虢州郡齋南池幽興,因與閻二侍御道別》 唐·岑參

    池色凈天碧,水涼雨凄凄。
    快風從東南,荷葉翻向西。
    性本愛魚鳥,未能返巖谿.中歲徇微官,遂令心賞睽。
    及茲佐山郡,不異尋幽棲。

    260 《同群公秋登琴臺》 唐·高適

    古跡使人感,琴臺空寂寥。
    靜然顧遺塵,千載如昨朝。
    臨眺自茲始,群賢久相邀。
    德與形神高,孰知天地遙。

    * 關于中性的詩詞 描寫中性的詩詞 帶有中性的詩詞 包含中性的古詩詞(14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