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心期的詩詞(1173首)

    341 《次韻山中見寄》 宋·林景熙

    物外高棲豈好奇,愛涼坐到雨來時。
    四愁歲月空平子,三樂乾坤自啟期。
    晉代諸賢曲水會,鎬京遺澤變風詩。
    世交翻覆如云雨,野鶴孤心老竹知。

    342 《送文潛出守丹陽》 宋·孔武仲

    出陽驚坐早軒軒,元佑登瀛正少年。
    殿上仍簪侍臣筆,江頭新艤使君船。
    吟哦氣爽滄溟外,曲步心期白日邊。
    守得東南知不負,夢中應作五洲仙。

    343 《次泉守游郎中》 宋·陳宓

    窮山野老腹應便,冕黻朝天袂屢牽。
    黃霸擬登三事列,寇恂仍借一期年。
    極知公意山林巒,自是天心鰥寡憐。
    顧我閑人鄰邑住,密依仁政亦熙然。

    344 《病中夜思》 宋·方回

    垂及七旬叟,行將三伏時。
    歸期秋未定,病勢夜尤危。
    眼困終難寐,心明尚可醫。
    陰寒伺陽燠,間隙不容絲。

    345 《楊隱父新開竹軒賦詩遺之》 宋·郭印

    擢干傍東崗,窮年閟幽獨。
    寒分渭水煙,瑩矗藍田玉。
    鑿戶清飚來,秀色鮮可掬。
    覉人初一見,洗盡塵土目。

    346 《酒趣》 宋·黃庚

    濁醪妙理契心期,小甕新篘香滿卮。
    閑裹一生長是醉,飲中三昧有誰知。
    幕天席地忘形處,枕曲眠糟得意時。
    此味靈均應未解,獨醒到死欲何為。

    347 《中秋客至不赴郡會次范君武韻》 宋·李復

    經歲相期盡賞心,虛堂有客阻趨塵。
    登樓君似庾老子,挾策我為臧丈人。
    清據胡床興不淺,來尋奇字夜相親。
    莫言糟粕無佳味,未許桓公愧斲輪。

    348 《和夏日園中即事》 宋·李復

    雨過深園暑氣清,拂云松竹映重閽。
    預期節物移承露,自驗方書采合昏。
    片影有緣聊暫寄,寸心無事得閒論。
    風光未信隨流轉,猶見飛花落酒尊。

    349 《送王尉》 宋·李覯

    義激中心不再思,宦途從此抱瑕疵。
    誰憐君子篤親意,況是明王孝治時。
    靖節田園應久發,尚平婚嫁豈宜遲。
    一官塵土休回顧,海上群鷗舊有期。

    350 《王大卿挽詞三首》 宋·釋寶曇

    少日佳公子,中年古吏師。
    霜嚴公事畢,韻勝客杯遲。
    詩律曹劉上,心期籍湜知。
    用公渾不盡,一世有馀悲。

    351 《與中上人至云間話別》 宋·釋行海

    寒云漠漠浦悠悠,短棹同登八月秋。
    一寸不磨心似鐵,四方無定跡如鷗。
    江鄉雁過蒹葭冷,雨館人分蟠蟀愁。
    相見有期還惜別,百年能得幾交游。

    352 《送章明章善解官奉親還吳中二首》 宋·王洋

    病臥江城五見秋,惟君向我用青眸。
    廩人白粟長相續,官簿青錢不用求。
    向日傾心今得意,犯嚴薦口昔徒羞。
    期君通籍金閨后,喚我松江共釣舟。

    353 《次黃山中首尾吟》 宋·楊公遠

    雙井源流綽有聲,襟期一片玉壺清。
    吟成物外風騷句,付與人間月旦評。
    隨柳問花知雅興,論心握手見交情。
    英雄標致真難敵,雙井源流綽有聲。

    354 《張京干還故廨創茅亭揭以清心二首》 宋·曾豐

    歲月不饒與,簿書無了期。
    隨緣贏取懶,著意倒成癡。
    朝斂幕中板,晚圍檐下下碁。
    更防閑散里,忙甚坐曹時。

    355 《永新道中會曾時仲敘舊》 宋·曾豐

    數自傾心結友時,幾離還合合還離。
    三年夜話燈知爾,千里秋懷月鑒之。
    黃卷孰非妲領會,青云終不負襟期。
    相逢有一設不盡,前此區區枉夢思。

    356 《孫士徵甘露僧房話舊》 明·程嘉燧

    雪中分手地,亦在暮江邊。
    棲泊長如此,心期共渺然。
    落帆千步柳,到寺一聲蟬。
    為掃清谿石,還家與醉眠。

    357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358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359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36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中心期的詩詞 描寫中心期的詩詞 帶有中心期的詩詞 包含中心期的古詩詞(11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