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峰勢的詩詞(189首)
161
《采石懷古》 宋·梅堯臣
青峰來合沓,勢壓大江雄。
舟渡神兵後,城荒王氣空。
山根魚浪白,巖壁石蘿紅。
弄月人何在,孤墳細草中。
162
《初發嘉州》 宋·蘇轍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163
《鵲山》 宋·曾鞏
一峰孤起勢崔嵬,秀色挼藍入酒杯。
靈藥已從清露得,平湖長泛宿云回。
翰林明月舟中過,司馬虛亭竹外開。
我亦退公思蠟屐,會看歸路送人來。
164
《山水屏》 宋·曾鞏
吳縑落寒機,舒卷光亂目。
秋刀剪新屏,尺寸隨折曲。
搜羅得珍匠,徒倚思先屬。
經營頃刻內,千里在一幅。
165
《凌歊臺》 宋·韓元吉
山到西江勢卻回,倚山樓殿更高臺。
天容水色望中見,帆影車塵窗際來。
桑枯棋分千里迥,波濤壁立兩峰開。
登臨擬問興記如,白塔亭亭鎖翠苔。
169
《登南紀樓》 宋·胡寅
西望巫峽峰,東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橫,北望楚王墟。
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
夜半車擊轂,差鱗銜舳艫。
172
《宿石門》 宋·葉適
好溪瀉百壑,南北傾萬峰。
山凡堆阜俗,映岸羞為容。
石門忽秀出,老幹蔭渟洪。
舍舟從口入,便已離塵中。
173
《游衡山》 宋·徐照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蠻方近,中天岳勢崇。
四維皆佛占,絕頂正秋濃。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龍。
174
《蕊歌》 宋·程公許
五云郁勃天九重,俯視人境塵濛濛。
元和遷校品秩穹,以帝命鎮北坎宮。
玄袍金鎧丁甲從,洞陰戰勝魔絕縱。
際江之涯鐘氏童,宿運冥契晞玄風。
176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宋·陽枋
云山至寶非和璧,光耀煜天難毖密。
一朝天子閘坤珍,此寶肯炎蜀人出。
寶生蜀東六十年,蜀勢關吳妙陳述。
蜀為頭目吳腹心,頭目清明腹心佚。
177
《重聘古梅行》 宋·王柏
千金卜得繇非熊,木德將興獵太公。
槐安與國已陳跡,盛衰直與陰陽通。
知羹自昔親受記,欽冰齧雪工磨礲。
此中洞洞無所有,徹上徹下俱玲瓏。
180
《上二溪山》 宋·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征。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 關于中峰勢的詩詞 描寫中峰勢的詩詞 帶有中峰勢的詩詞 包含中峰勢的古詩詞(1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