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央的詩詞(584首)

    281 《惜黃花 重九日》 元·王哲

    萬紅憔悴。
    秋光獨銳。
    雖有番,顏色按,中央殊麗。
    時分惜黃花,九日同天意。

    282 《戚氏·凍云昌》 元·王哲

    凍云昌。
    出入繚邈遍舒張。
    直上玄凝,滿空濃密,現嘉祥。
    六花妥瑤芳。

    283 《喜適鶯 贈道友》 元·王哲

    問公為善。
    這大道無方,如何回轉。
    猛舍浮華,搜尋玄妙,閑里做成修練。
    認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

    284 《南柯子·坐看華胥景》 元·侯善淵

    坐看華胥景,神游玩寶方。
    一雙童子抱龍光。
    煥煥煌煌,撮聚入中央
    產出靈仙子,功成入帝鄉。
    玉霄榜上應科場。
    奪取仙標,寶洞執?璋。

    285 《滿庭芳 以上上清太玄集卷九》 元·侯善淵

    糧畚擔簦,云山水陸,遠途不避風霜。
    為求天寶,與汝訴衷腸。
    至理先明一性,二儀現、三殿恢彰。
    玄關外,臨空奕奕,杲日布紅光。

    286 《壺山二首》 宋·陳藻

    遠看顛狂近轉迷,有才老死便幽棲。
    咄嗟萬里云彌合,昏黑孤城日正西。
    北極河通千澗近,中央天接兩傍低。
    頓令病眼還蘇醒,誰向他山更品題。

    287 《黃檗香爐峰》 宋·陳藻

    黃檗寺前猶突兀,祖師塔外別安排。
    香爐好是中央小,無數峰巒拱揖來。

    288 《次韻盧漕木芙蓉二首》 宋·項安世

    風波久厭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檻光。
    木末端來就詞客,墻頭應是誤行郎。
    高花大葉宜圖障,淺綠深紅照豆觴。
    壯觀秋容惟有此,霜邊倒盡雨邊荒。

    289 《次韻盧漕木芙蓉二首》 宋·項安世

    吹殘池面旆中央,幻出臺前艷粉光。
    衣典欲催愁杜老,鬢霜難拒笑潘郎。
    風來尚恐波生陸,暑退猶疑葉可觴。
    擬種陶朱三百樹,廣文茅屋未應荒。

    290 《詠水上雙白鳥》 宋·張嵲

    夜雨山水清,朝暉凈崖壁。
    飛來雙白鳥,未省平生識。
    鴐鵝謝清姿,鷗鳥慚素質。
    低昂信波濤,顧盼矜羽翮。

    291 《詠雪得光字》 宋·張嵲

    東皇攜春來,屬車載霓裳。
    回風作妙舞,雜佩鳴珠璫。
    千官玉筍班,再拜稱瑤觴。
    酒罷各分端,圭琮粲琳瑯。

    292 《五家林四首》 宋·張镃

    岸轉欣逢撆撆兒,蹙成千步中央委員琉璃。
    沒波豈但尋魚吃,水不能濡只我知。

    293 《冷泉亭》 宋·劉黻

    兩峰相對立,佛屋住中央
    有水地偏潔,無風心自涼。
    林虛猿應谷,人定月歸廓。
    造物余清供,山梔一樹香。

    294 《桂花》 宋·艾性夫

    秋樹婆娑風露涼,老蟾落子種虛堂。
    胚渾天地中央色,漏泄神仙上界香。
    貧里忽驚添粟滿,老來不動買花狂。
    帶愁莫上黃樓去,歸隱淮山興味長。

    295 《詠史上·武帝》 宋·陳普

    五十余年四海波,建元三載盡征和。
    中央寸土才無血,沃日澆天瓠子河。

    296 《鄰友陳養直請賦山心樓》 宋·戴表元

    諸峰何盤盤,四起如帷墻。
    試問客主誰,茲樓山中央
    面勢既環合,結構欲飛翔。
    我來名山心,一笑借胡床。

    297 《丁橋曉行》 宋·方回

    苕水無聲鏡面光,漁家孤艇泊中央
    十幅生綃誰畫得,一輪斜月一篷霜。

    298 《病馀用前韻呈魏公》 宋·釋寶曇

    蓬萊仙人雙鬢霜,有蔬一豆酒一觴。
    長歌勸客聲激昂,車如流水門如航。
    幾生道德為腥香,今年入謝朝明光。
    歸心有如三宿桑,抱琴一笑江中央

    299 《頌十玄談·還源》 宋·釋印肅

    一帶峰巒云更遮,倒騎鐵馬過流沙。
    東西南北中央佛,共飲乾坤一碗茶。

    30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正晝熱,深夜涼,冰壺誰復到中央
    身心直許摩云月,脾肺都將洗雪霜。
    莫守一色處,莫坐萬年床。
    玉人轉側機梭動,細辨里頭偏正方。

    * 關于中央的詩詞 描寫中央的詩詞 帶有中央的詩詞 包含中央的古詩詞(5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