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壤的詩詞(358首)
161
《丁香》 明·吳寬
花開不結實,徒冒丁香名。
枝頭綴紫粟,旖旎香非輕。
乃知博物者,名以香而成。
或者樹相類,惜未南中行。
初栽只一干,肥壤枿爭萌。
分移故園內,不知枯與榮。
終當問來使,亦欲如淵明。
162
《春日遣懷(二首)》 明·吳志淳
四顧山河歸一統,明君文德似唐堯。
幽燕地闊干戈息,吳楚春深雨露饒。
中古衣冠存舊制,南來律令有新條。
腐儒擊壤茅檐下,為擬謳歌答圣朝。
¤
163
《滎陽懷古》 明·薛瑄
蕭蕭涼吹動秋空,千古河山一望中。
廣武連營秋草碧,鴻溝分壤夕陽紅。
石麟有甲含蒼蘚,鐵馬無聲散曉風。
何限英豪俱泯滅,白云依舊出層峰。
169
《地黃》 宋·蘇軾
地黃飼老馬,可使光鑒人。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170
《地黃》 宋·蘇軾
地黃餉老馬,可使光監人。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171
《元修菜》 宋·蘇軾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
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
172
《京師哭任遵圣》 宋·蘇軾
十年不還鄉,兒女日夜長。
豈惟催老大,漸復成凋喪。
每聞耆舊亡,涕泫聲輒放。
老任況奇逸,先子推輩行。
173
《元修菜(并敘)》 宋·蘇軾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
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
174
《安昌侯》 宋·晏殊
蓮勺移家近七遷,魯儒章句世相傳。
關中沃壤通涇渭,堂上繁聲逐管弦。
身服儒衣同繁義,日將卮酒對彭宣。
高墳丈五陽陵外,千古朱云氣凜然。
175
《寄吳氏女子》 宋·王安石
伯姬不見我,乃今始七齡。
家書無虛月,豈異常歸寧。
汝夫綴卿官,汝兒亦搢綎。
兒已受師學,出藍而更青。
179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
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
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後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180
《車載板二首》 宋·王安石
荒哉我中園,珍果所不產。
朝暮惟有鳥,自呼車載板。
楚人聞此聲,莫有笑而莞。
而我更歌呼,與之相往返。
* 關于中壤的詩詞 描寫中壤的詩詞 帶有中壤的詩詞 包含中壤的古詩詞(3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