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和的詩詞(1343首)

    121 《和州留別穆郎中》 唐·劉長卿

    播遷悲遠道,搖落感衰容。
    今日猶多難,何年更此逢。
    世交黃葉散,鄉路白云重。
    明發看煙樹,唯聞江北鐘。

    送別友情寫景

    122 《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謹上太尉(即李光弼)》 唐·劉長卿

    剡路除荊棘,王師罷鼓鼙。
    農歸滄海畔,圍解赤城西。
    赦罪春陽發,收兵太白低。
    遠峰來馬首,橫笛入猿啼。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故蹊。
    已聞開閣待,誰許臥東溪。

    123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唐·劉長卿

    迢遞太行路,自古稱險惡。
    千騎儼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從中出,仰視飛鳥落。
    汗馬臥高原,危旌倚長薄。

    124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唐·劉長卿

    迢遞太行路,自古稱險惡。
    千騎儼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從中出,仰視飛鳥落。
    汗馬臥高原,危旌倚長薄。

    125 《和中丞出使恩命過終南別業》 唐·劉長卿

    不過林園久,多因寵遇偏。
    故山長寂寂,春草過年年。
    花待朝衣間,云迎驛騎連。
    松蘿深舊閤,樵木散閑田。
    拜闕貪搖佩,看琴懶更弦。
    君恩催早入,已夢傅巖邊。

    126 《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 唐·孟浩然

    風吹沙海雪,漸作柳園春。
    宛轉隨香騎,輕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態比洛川神。
    今日南歸楚,雙飛似入秦。

    127 《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 唐·孟浩然

    風吹沙海雪,漸作柳園春。
    宛轉隨香騎,輕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態比洛川神。
    今日南歸楚,雙飛似入秦。

    128 《和張舍人夜直中書,寄吏部劉員外》 唐·韋應物

    西垣草詔罷,南宮憶上才。
    月臨蘭殿出,涼自鳳池來。
    松桂生丹禁,鴛鷺集云臺。
    托身各有所,相望徒徘徊。

    129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唐·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唐詩三百首唱和

    130 《和中書侍郎院壁畫云》 唐·李收

    粉壁畫云成,如能上太清。
    影從霄漢發,光照掖垣明。
    映筱多幽趣,臨軒得野情。
    獨思作霖雨,流潤及生靈。

    131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 唐·包佶

    運籌時所貴,前席禮偏深。
    羸駕歸貧宅,欹冠出禁林。
    鳳巢方得地,牛喘最關心。
    雅望期三入,東山未可尋。

    132 《和張舍人中書宿直》 唐·李嘉祐

    漢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對花閶闔靜,過竹吏人稀。
    裁詔催添燭,將朝欲更衣。
    玉堂宜歲久,且莫厭彤闈。

    133 《和韓郎中揚子津玩雪寄嚴維》 唐·李嘉祐

    雪深揚子岸,看柳盡成梅。
    山色潛知近,潮聲只聽來。
    夜禽驚曉散,春物受寒催。
    粉署生新興,瑤華寄上才。

    134 《和袁郎中破賊后經剡縣山水上太尉》 唐·李嘉祐

    受律仙郎貴,長驅下會稽。
    鳴笳山月曉,搖旆野云低。
    翦寇人皆賀,回軍馬自嘶。
    地閑春草綠,城靜夜烏啼。
    破竹清閩嶺,看花入剡溪。
    元戎催獻捷,莫道事攀躋。

    135 《和苗員外寓直中書》 唐·包何

    朝列稱多士,君家有二難。
    貞為臺里柏,芳作省中蘭。
    夜宿分曹闊,晨趨接武歡。
    每憐雙闕下,雁序入鴛鸞。

    136 《送湯中丞和蕃》 唐·皇甫曾

    繼好中司出,天心外國知。
    已傳堯雨露,更說漢威儀。
    隴上應回首,河源復載馳。
    孤峰問徒御,空磧見旌麾。
    春草鄉愁起,邊城旅夢移。
    莫嗟行遠地,此去答恩私。

    137 《送湯中丞和蕃》 唐·皇甫曾

    繼好中司出,天心外國知。
    已傳堯雨露,更說漢威儀。
    隴上應回首,河源復載馳。
    孤峰問徒御,空磧見旌麾。
    春草鄉愁起,邊城旅夢移。
    莫嗟行遠地,此去答恩私。

    138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唐·杜甫

    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
    直詞才不世,雄略動如神。
    政簡移風速,詩清立意新。
    層城臨暇景,絕域望馀春。

    秋天寫景邊塞蕭瑟凄涼

    139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唐·錢起

    文星垂太虛,辭伯綜群書。
    彩筆下鴛掖,褒衣來石渠。
    典墳探奧旨,造化睹權輿。
    述圣魯宣父,通經漢仲舒。

    140 《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 唐·錢起

    青瑣留才子,春池靜禁林。
    自矜仙島勝,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虛玉砌陰。
    漲來知圣澤,清處見天心。

    * 關于中和的詩詞 描寫中和的詩詞 帶有中和的詩詞 包含中和的古詩詞(1343首)
    chengrenyouxi